给童心一个回家的方向 让孩子学会分享和感恩
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白白嫩嫩,眉目清朗,聪明伶俐,很是招人喜欢。爷爷奶奶更是爱个没够,常常给买这买那,买的最多的当然是各种零食美食。每次有好吃的,我都会首先做一件事情:让儿子给爷爷奶奶送去,让爷爷奶奶先吃,然后自己再吃。对于疼爱自己的亲人,孩子内心有着天然的亲近和爱,每次他都用肉嘟嘟的小手捧着给爷爷奶奶送去,每次爷爷奶奶也总是摇手说:“我们不吃我们不吃,给孩子吃吧!” 我就坚持:“你们的孙子特意拿过来的,一定要吃,哪怕吃一口,尝一下,也一定要吃。”爷爷奶奶拗不过我,就分别都吃一口,还夸张地咀嚼:“真香!”那一刻,爷爷奶奶成了被宠爱的孩子,孩子成了会照顾会呵护家人的小大人;爷爷奶奶的欣慰盛开在满脸的皱纹上,孩子的自豪绽放在他洁白无瑕的心间。
若一味地溺爱孩子,把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让孩子“唯我独尊”,那颗原本纯净的盛满了爱的童心就已经迷路了,找不到应有的温暖的家。那么,教孩子懂得谦让、懂得感恩,你用对方法了吗?
想起在朋友圈看到过一篇文章,写到一个孩子的父母教孩子把最大的梨让给大人吃,孩子照做了。可大人并不真吃,每让一次都是一次表演。家里来客人了,孩子照样把最大的梨让给客人,客人也多是谦让不吃,每让一次之后最大的梨仍是回到孩子手中。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客人许是真的口渴了,看孩子殷勤递过大梨,边夸孩子懂事边吃,刚咬一口,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孩子“哇!”一声大哭起来:“你怎么真吃呀!你赔我……”客人不消说是窘到了极点,拿着那个大梨愣在了原地;父母在一旁也是始料未及,不知该怎么处理这突发事件,懵了。
之前一次又一次的表演就这样歪曲了教育的本质,孩子仍然认为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表演不可取,孩子的心最纯净,容不得虚假。这是孩子的心意,要让孩子的心意有个温暖的回馈可以安放,他们心里的孝义才不会找不到家。
后来儿子大点了,我做家务累了,就会跟儿子说:“轩轩来给妈妈帮个忙吧,妈妈腰疼了。”儿子会很乐意帮忙,亲情之外,还有着一种小小男子汉的自豪的英雄情结。
如今,儿子长成了一个小伙子,那颗无瑕的童心一直有着它落脚的“家”,而且这个“家”还成了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的“房子”:儿子不仅是面对什么美食都要先让爷爷奶
奶爸爸妈妈吃,而且饭桌上谁爱吃什么饭菜他就让给谁,自己想吃的东西总要先一一问过:“爷爷奶奶你们还吃吗?爸你吃吗?妈你吃吗?”我们都表示吃饱了他才端过去消灭掉。近来,他爸血糖高,他做西红柿炒鸡蛋,特意拿个碗先给他爸盛出不放糖的,才在锅里放糖。看到我上班回来累了,就说:“妈我帮你做饭吧。”“妈我来洗碗吧。”“妈我擦地板了,看看干净不?”……
成长路上,儿子有过叛逆,有过学业不顺的坎坷,但我相信,他的心从没有迷失过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