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天玑820的红米10X来了 果然价格有惊喜
世界上第一款搭载联发科天玑 820 的产品 —— 红米 10X 已经正式发布,在发布会上,红米还一同带来了 RedmiBook 锐龙版、红米智能电视 X 等新品,不过相较于整场发布会的主角,这些产品倒没有那么重要。
红米 10X 这款产品定位要比红米 K30 5G 还要低一些,它在未来会取代红米 K30 5G 成为小米旗下 5G 手机的新门槛。

原来红米的产品线是能够充分覆盖到这一定位的,但是因为 5G 严重拉高了手机的价格,即使走性价比路线,做了对 5G 的支持后,产品的价格也动不动就会上到 2000 元的水平。
这使得红米在更低端的定位上出现了空缺,就产品来说,红米 K30 5G 其实已经是相当基础的产品了,如果要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定位,厂商的选择是非常少的,不论是去掉 5G,还是对产品的堆料做进一步的简配。要知道在红米 K30 5G 上,小米已经把很长时间都在国内市场主流机型上已经看不太到的 6GB + 64GB 给拿了出来,到这样一个地步,其实两个选择都不怎么合适了。
这也使得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小米并没有推出更低价的、定位比红米 K30 5G 还要低的 5G 产品,红米 K30 5G 一度是小米旗下 5G 产品的门槛。
好在联发科看准了 5G 这个风口,在此前他们一口气推出了多款隶属于天玑系列的 SoC。由于他们的芯片一贯有着廉价的优势,这一批芯片的出现让厂商在定位更低的产品上有芯可用,使厂商能够做出性价比更优化、起售价更低的 5G 产品,进一步拉低 5G 手机的价格门槛。

这一次红米新发布的红米 10X 就是拉低 5G 入门门槛价格的产品,它很成功地把 5G 手机的入门价格拉低到了 1500 元附近,在去年,这可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论是之前的 iQOO Z1,还是这一次的红米 10X,不得不说的是,联发科的这一批 SoC 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是它的竞争力仍然是强劲的,它可以非常轻松地让一款产品在具备明显价格优势的同时,性能方面还有一定的保证。
根据小米官方给出的数据,红米 10X 在安兔兔跑分上能够达到 41 万分,即使这个分数存在一定的水分,对于天玑 820 来说,日常跑分平均在 40 万分左右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有分析过,它和麒麟 820、麒麟 985 一样在 CPU 上也采用了同样基于 Cortex-A76 的 4 个大核,这使得它在 CPU 性能上对比只有 2 个大核的高通骁龙 765G、高通骁龙 768G 有着明显的优势。
天玑 820 本质上是天玑 800 的一个超频版,它和天玑 800 在 CPU 上采用的是完全一致的「4+4」架构,二者的区别只体现在 CPU 核心的频率上。天玑 820 的 4 个大核能够跑到高达 2.6GHz 的频率,而在麒麟 820 上,它的「超大核」频率也仅仅只达到了 2.36GHz。

不考虑芯片厂商对 A76 的魔改,单纯从频率的数值来看,天玑 820 里这 4 个核心在频率上的优势是明显的,而且麒麟 820 采用的还是一个「1+3+4」的架构,并不是「4+4」,除了超大核外,另外 3 个 A76 大核的频率还要更低。
虽然麒麟 820 使用的 A76 是魔改过的,但是魔改本身还是有天花板的,在受限的频率下,麒麟 820 最终还是没能打过天玑 820 的 4 个高频大核,让天玑 820 实现了反超。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芯片设计的能力上
GPU 部分上,天玑 820 也仍然是靠频率取胜,联发科使用的虽然只是 Mali G57 MC5(五核),相较于麒麟 820 要少一核,但是联发科的 GPU 核心频率在 900MHz,这使得天玑 820 不论是在 CPU 还是在 GPU 上,都比麒麟 820 要优秀。
你可能会认为,天玑 820 经过了这种超频之后,它的功耗会变得奇高无比,导致机器续航尿崩,但是实际上,根据联发科给出的数据,天玑 820 反而要比高通骁龙 765G 还要省电一些。

在笔者看来,「一代神 U」这个名号反而更加适合天玑 820 一些。这样一颗性能更高的 SoC,反而出现在了一个价格更低的产品上,这使得红米 10X 的性价比变得非常可观。
除了性能外,天玑 820 还有一个从天玑 1000 上继承下来的优势 —— 5G 双卡双待,这是目前麒麟、高通 SoC 都并不能做到的一点。不过对于这款产品的目标群体来说,考虑到当下 5G 的覆盖和资费,短期内这其实算不上是什么很大的亮点。不过有和没有、支持和不支持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就是。
当然,这款产品的综合性价比如何,最终还是要看小米给这款强劲的处理器搭配了什么样的料,配的料不好,那这款产品即使芯片再厉害,起售价再低,那么它的竞争力也还是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足,好在,小米对于这款产品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外观上,在这一层级的产品里,红米 10X 算是比较普通的,不论是正面的一个总体形状,还是背面的布局,总体都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

外观方面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小米专门做的「胧月金」配色,这样的配色在这一层级的产品里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且这个配色是这几个配色里比较难得具有质感的一个。
在这个大家都偏爱用打孔屏的年头,小米在这款产品上却选择了水滴屏。相较于打孔屏,虽然水滴屏的观感不太好,但是它有一个优势 —— 便宜,特别是针对 AMOLED 屏来说。
为了保证用户能够在这款产品上用上一个不错的屏幕,小米并没有选择 LCD,而是仍然采用了一块 AMOLED 屏。在这个价位,强上高刷新率不一定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毕竟成本有限,上高刷新率就只能用 LCD,而且 LCD 的品质可能也会比较受限,相较而言,其实对于用户来说,普通 AMOLED 反而可能会是一个更好、更稳的选择。

而且 AMOLED 天生在显示上相较于 LCD 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亮度,这块屏幕峰值亮度能够达到 800nit,这意味着它可以较好地显示一些 HDR 内容。
毕竟小米最终并没有因为成本而选择 720P 分辨率的 AMOLED,综合考虑下来,结合之前一些采用高刷新率 LCD 产品的情况,小米的这个选择并没有多大问题,选择水滴屏来压缩成本也合情合理。
相较于 LCD,AMOLED 屏还有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很好地与屏幕指纹兼容。屏幕指纹这个点,是红米 10X 相较于同级其他产品的一个重要优势。
在消费者很关心的充电方面,小米给红米 10X 标配了 33W 的快充,速度足够迅猛。电池容量 4520mAh,哪怕你是中重度用户,这样的容量也足以支撑很长时间的续航,在这方面,小米并没有因为这款产品定位低而做一刀切的阉割,消费者关注的点小米还是都尽可能做了满足。
同理,NFC 等功能小米也并没有落下,考虑到红米 10X 的价格,这款产品确实算得上是一款良心之作了。

至于拍照,非 Pro 版本使用的是三摄,Pro 版本是三摄,Pro 版本价格相对比较高,性价比不是很好,而且这一整套四摄配置也比较一般,不是特别有必要。
考虑到它的价格,对于拍照笔者也没有过高的期待和追求,大部分选择这一价位产品的消费者一般也不会考虑很多拍照这方面的事情。对于这一层级的产品来说,红米 10X 的相机模组已经达到了够用的程度。
至于所谓的 30 倍变焦,这种完全就是宣传文案上玩的一个小文字游戏罢了,没有多大的意义。
为了维持低起售价,小米还是做了 6GB + 64GB 这一档配置,对应的价格是1599 元,对于一部 5G 手机来说,这样的价格已经是相当美好的了。
但是作为一款 Android 手机,6GB + 64GB 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可能还是不太够看,内存方面问题倒不是特别大,问题主要是闪存这一块,不少用户是不怎么满足于 64GB 的。

对于更高配的 6GB + 128GB,价格虽然提升到了 1799 元,但是相较于竞品,这个价格仍然是比较美丽的,毕竟天玑 820 的性能和小米的这一套堆料就放在那里,和同层级的其他产品对比,这一套堆料完全不算差,所以即使你很在乎产品的价格、在乎产品的性价比,6GB + 128GB 这个版本也非常值得考虑。
至于其他配置更加高的版本和 Pro 系列,由于小米的定价定得比较高,甚至已经超出了 2000 元,至少在笔者看来,这几个版本的性价比是不怎么理想的,笔者不是特别推荐。
当然,如果你对 5G 并不是很在乎,只是单纯想要一款新的、价格够低的中端机,那么你也可以看一下小米同步推出的一个红米 10X 4G 版,不过它搭载的是联发科 Helio G85,6GB + 128GB 仅售 1199 元,总体上已经是一个低端机了,加上现在时间已经是 2020 年,在国内厂商都纷纷给产品加上 5G 支持的时候,再买这样一个性能不太好的 4G 产品,在笔者看来没有多大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