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降准」刷屏,你的钱包会受影响吗?
从昨天起,“降准”这个词刷屏了。
也难怪,看着一堆充满感叹号的标题,着实让人紧张。连毛毛酱,也连环炮式地发问:
- 降准怎么回事?
- 我的钱袋子会不会缩水?
- 我要怎么办?
面对这些问题,我先给了毛毛一个简单的结论:淡定,别乱动。
降准到底怎么一回事?
所谓降准,就是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便起见,咱们就简称它为“准备金”。
1)什么是“降准”
咱们都知道,我们去银行存钱后,银行会拿着我们的存款去放贷款。
不过,我们存100元,银行并不能全部拿出去放贷,必须抽一定比例的钱,上交给央行。这部分钱,就是准备金了。
所谓的降准,就是指需要上交的准备金比例,下降了。
比如这次降准的幅度是1%,也就是说现在银行每收到100块存款,都可以少交1块钱的准备金,把这多出来的1块钱拿去放贷。
一样的存款,能放出去更多的贷款,这也就是为什么“降准”会导致市场上的钱变多的原因。
2)降准 ≠ 放水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说,市场上钱多了,这可不就是放水吗?
且慢,这次央行明确说了这样一句话: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这并不只是纸上说说。打个比方你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如果现在你面前有一个面团,现在你发现它已经有变干的趋势,甚至出现裂缝了。那你会不会继续等它干呢?显然,选择适当喷一些水,让面团恢复柔软,是更合适的选择。
类似的,目前国内经济存在压力,这样的调控政策,就是提前做了一层缓冲。
调控市场资金 vs 大开印钞机
让整体利率更平稳 vs 让整体利率上升
自然是有质的区别。
(毕竟,调控的目的是挖雷排雷,不是看雷暴雷。去杠杆太急,风险更大)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
从央行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个态度了。
简单来说,货币调控的关键还在于“度”,在于让钱去该去的地方。
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
那这次降准,对我们的钱袋子到底有没有影响呢?
相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三件事:房子,股市和票子(汇率)。
先说房子。
很多人可能一听到“降准”,就认为房价能迎来新一轮上涨。
但目前的降准,是希望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从银行贷款角度来看,既没有放松房贷的审批,也没有降低房贷利率。
另外,国家也明确强调对房市的严控大方向没有变,千万不要简单归因。
再来看看股市。
理论上说,降准是可能会间接影响股市的。
短期内,流动性的释放可能会鼓舞大家情绪;长期来看,如果降准能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也会有助于提高公司的长期业绩(不过落到资金流向的操作层面,有些难)。
但股市的涨跌,受到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资金、情绪、各种调控... 很难说单一降准能带来多大的影响。
事实上,从过往情况看,央行的历次降准之后,股市短期内有涨有跌,并不存在一刀切的线性关系。
(历次降准后A股表现,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总体而言,针对股市投资,我还是建议大家看准价值,坚持长期投资。
最后来说说人民币。
降准只是优化市场资金流动性,但是利率并没有直接变化。
虽然在目前美国加息的情况下,理论上资金会更倾向于去利率高的地方,从而导致更多资金外流,对人民币造成贬值的压力。但国家对汇率的调控还是不少工具的,过去几次的调控效果也有目共睹。
其实,我们对于普通人换汇的逻辑一直没有变化,有需求可以换,如果需求比较大也可以考虑分批换;但是不建议普通人从投资角度来大量参与。
多说两句
看完以上,你会不会感叹,那“降准”看着和我没啥关系?
短期来看,如果看到降准就想着放水,想要因此就投资点什么,那先冷静下来客观看待,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但政策往往是宏观层面的考量,背后透露着很多信息,一个理性地方式,就是关注政策的“力度”。
比如,这次降准预计会释放7500亿元,而4月末那一次降准的力度是4000亿元。基于稳经济的目的,这次的力度显然更大了。
从个人角度去适应大环境的变化,比如少负债、保持良好的现金流、投资更稳健,让自己的财务本身更有抗风险能力,是不错的选择。
抬头看路,脚踏实地,总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