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想家》:Tell the purpose of life
“To see the world,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to see behind walls,to 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这段话摘自电影《白日梦想家》,它是由Ben Stiller自导自演的一部奇幻剧情片,2013年年末在美国上映,获得了近1.9亿美元的票房,豆瓣评分达8.4。在混沌不知所终,或休闲放松时,它能给你小小的力量与一丝丝慰藉,更会激起你想要周游世界的心。
幻想总是天马行空,人人都是“白日梦想者”,但又难以把白日梦变成现实。《白日梦想家》在贴近我们幻想心理的同时,讲述了主人公Walter Mitty——《LIFE》杂志底片资产部经理追求最后一张底片的冒险故事。
“从直升机跳入暴风雨的海里;成为非海豹部队三人之一;一天内骑单车、跑步、溜滑板;走17里到火山爆发的艾雅法拉冰盖;攀登诺莎克山最高峰;在冰岛渔村跑船讨一天的生活”。Walter在最后的求职简历中这样写到。影片结尾,他自信地拉起心爱人的手,走在洛杉矶街头。
“白日梦”这个词,无论怎样都摆脱不了“虚无”“幻想”的标签;但“白日梦想家”之所以烙印上“勇敢”“自信”“笃定”的痕迹,源于如何走近美好的幻想、感知生活的意义。跳出狭小的“天井”,看到大千世界的多样;跳出白日梦的世界,活出当下最真实的自我,大概是这部电影的真谛所在。
毫无疑问,《白日梦想家》是一碗极其浓郁的“心灵鸡汤”,但并不招致反感。电影镜头着实寓意深刻,当Walter决定抛下一切,走出舒适圈去寻找摄影师Sean O’Connell时,视角一路跟随Walter转换。写着“前往月球”“勇者诞生”的海报、“开拓视野”的地面涂鸦、“冲破艰难”的室内装潢、“看见世界”的墙面标语等,暗示剧情的发展,也逐渐将主人公性格的转变推向高潮。
无际草原、平坦公路、皑皑雪山、狂风海浪、乌烟火山……空镜头的转换衔接,巧妙地与人物故事融合在一起,将冒险过程灵活展现。Walter拥抱世界的同时,拥抱了全新的自己。
随着Walter的不断闯荡,他脑中的幻想越来越少,他甚至开始厌烦自己不切实际的想象。不可否认的是,他幻想的画面极具个性,电影的特效制作将其充分展现。包括爆破场面,Walter成为救火英雄一跃而下;电梯里面讽刺大胡子上司;穿越雪山,成为爱慕对象的拉丁情人……幻想与现实的穿插叙述,增强了《白日梦想家》的可视性与趣味性。
幻想这无形又不可触摸的东西,神圣且美好。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反映我们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渴望。但白日梦往往不及现实这般壮丽。把自己囚禁于主观想象里的自我,放弃了对现实的追求,等同于生活只有一种色彩,生活的意义也划上问号。
阿尔卑斯山的严寒、冰岛的极光、格陵兰的冰山和洛杉矶的公路都值得我们去看一看。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毕竟人生只有一次,幻想太过虚假。勇敢的追求大于原地的沉思。
Just to feel alive again.And you say the dream is far away, it is far away.So just do what you want to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