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回忆录记载:抗战中的狙击枪与特等射手
大约2001年之后,国内的各种抗战题材电视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节:一个个狙击手拿着狙击步枪百步穿杨,因此惹起热议,中国军队到底在抗战中有无使用狙击枪?随着史料的发掘,确实找到少数记载。
战斗记载
1945年4月24日,八路军发起南乐战役。在攻坚过程中,八路军集中特等射手,用日本九九式狙击枪射击日军火力点,掩护部队土工作业迫近,从而打掉了日军工事。
“第一次爆破未成功,我立即告诉温团长,要防止一营产生急躁情绪。鼓励部队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并遂即调整部署,依托民房与日军对峙激战。集中特等射手,用日本九九式狙击枪封锁日军碉堡和地堡的射击孔,掩护部队进行迫近土工作业,拟定翌日拂晓强攻准备就绪,实施步、炮、爆破协同动作强攻,一举歼灭日寇。”
1945年5月9日,八路军发起东平战役,在围歼小围寨的日本鬼子之时,面对敌军的顽抗,八路军又一次命令特等射手使用日造九九式狙击枪封锁敌人的射击孔,制服了日军的机枪手,从而为土工作业的突击队赢得了战机。
“这时,东平城只剩下小围寨的日本鬼子仍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我攻城部队主力逐步调出城外集结待命,只留下三营并配属炮兵做强攻日军的准备工作。当夜,三营组织小部队袭扰日军,掩护我土工作业部队突击近迫作业。日军为阻止我军作业,不断用掷弹筒、轻重机枪向我作业人员射击。为了保障我作业人员的安全,争取时间做好强攻准备,我们预先集中了特等射手,用日造“九九”式狙击枪,封锁敌人的射击孔,以打对打制服了日军的疯狂扫射,赢得了主动权,在敌火力下进行近迫土工作业,挖成了通往多方向的交通壕,接近了小围寨,强攻日军固守的小围寨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1945年7月16日,八路军发起阳谷战役,总攻之时,特等射手使用狙击步枪“照顾”鬼子的机枪,使得日军的机枪成了哑巴。帮助突击部队取得了胜利。
八路军战士,注意其中一人的钢盔
“24日凌晨实施总攻。主攻和助攻部队深夜进入阵地待命。黎明,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城墙上敌人的枪眼时,我们火力队的火炮、轻重机枪、特等射手一齐猛烈开火。顿时,四周的枪炮声,军号声和喊杀声笼罩着阳谷城上空。敌人的枪眼被我火力封锁了,敌人的火力点、机枪步枪霎时变成了哑吧。”
以上使用狙击枪的记载收录于八路军指挥员曾思玉的抗战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八路军在抗战后期的攻坚战中使用了狙击枪。至于是否为孤证,由于目前公众能搜集到的战斗报告、战斗总结和回忆材料不多,有些语焉不详,所以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但是,有一张照片能证明八路军确实缴获过日军的狙击步枪。1945年,部分八路军指挥员参观了缴获的日式九七式狙击枪,在场人员的规格之高,令人惊异,如下图:
进口记录
关于国军抗战中使用的狙击枪,目前只发现一张照片,如下图:
照片中的狙击枪并从外形上判断可能是德国毛瑟A型运动步枪、毛瑟B型运动步枪或者美国温彻斯特M70运动步枪。这些步枪的研制年代都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而且因为是面向体育比赛和打猎的运动步枪,相对容易买到。
不过具体的使用数量和战斗记录不祥,,有待进一步发掘史料。
德国毛瑟A型运动步枪
美国温彻斯特M70运动步枪
国内影视
国内的影视剧上的狙击枪形象显然和历史一点不一样了。
有的电视剧里,狙击手使用德国毛瑟98K狙击枪,有的电视剧里还用起了在美军中都很罕见的约翰逊M1941步枪狙击型,有的电视剧里用起了现代狙击枪,如下图:
约翰逊M1941
燕双鹰的雷明顿狙击步枪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国内影视圈拍狙击手不是因为受抗日历史启发,而是受欧美影视剧的影响。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狙击手丹尼尔·杰克逊在诺曼底抢滩登陆时一枪打掉德军机枪手,在遭遇战时精准击毙德军机枪手,在最后的战斗中隐蔽在钟楼之上,一枪一个德国兵。
再比如《兵临城下》,苏德两军的各种连狙、对狙、闪狙,所以臆造出各种远距离精准狙击的故事。
顺溜的约翰逊M1941步枪问题复杂些。起因可能是一些军事论坛上的议论,当时的讨论是,一些经典战争片之所以好看,是因为里面的各个角色使用不同型号的枪,这些配枪加强了人物塑造。
于是,《集结号》剧组真的去了找了各种型号的枪支,给狙击手挑选了一支约翰逊M1941步枪。后来就传说狙击手的扮演者对这种型号的枪印象极好,所以在抗战片里就出现了这么一副令人尴尬的场景。
《集结号》剧组明显太死板了,各个角色使用不同型号的枪表现的是游击队、武工队或者侦查部队。游击队是因为基本武器弹药来源不稳定,有什么用什么,武工队和侦查兵是因为任务需要。正规野战部队里一个人使用一个型号的武器,但从后勤管理角度都不太可能。
至于燕双鹰系列的剧组,他们可能真的看过国军那张狙击枪照片,燕双鹰系列的另外一句台词是毛瑟七九狙击步枪。不过可能因为缺乏搜集资料的能力,错误地用了一支现代狙击枪的道具。
然而日式步枪的口径是6.5毫米,又称六五口径;德式毛瑟系列是7.92毫米,又称七九口径;美式步枪是7.62毫米(0.308英寸),又称点三零口径;台词却臆造出六七口径,让人无从适应。
神剧导演们模仿的外国影视剧虽然有些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人家好歹认真查阅了军服勋章研究资料。
然而中国影视圈导演们不看历史资料,直接抄袭同类影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为自己是青出于蓝,实际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推测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关于抗战中狙击枪使用的记录这么少?
我们从上面已发现的战斗记录也可以看出。
特等射手使用狙击枪压制日军的机枪手,这是中近距离的作战任务,而不像西方军队那样还进行“自由狩猎”的任务,这种任务使用没有瞄准镜的步枪也可以执行。而且,注意用词,回忆者使用的是“特等射手”,而不是“狙击手”这个词。
确实,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军语中还没有出现“狙击手”这个词。西方军队里,执行中近距离的作战任务的士兵被称作marksman,套译为特等射手,另外一种才称为狙击手(sniper)。
而且,无论是日式九七式狙击枪还是九九式狙击枪都优先装备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国内战场上很难见到,更何谈大量缴获?
有些狙击枪虽然从制式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有些零件比如枪管不通用,使用专门的子弹才能发挥出优秀的精度和威力,那么如果无法获得足够的专用子弹和备用零件,是无法发挥出相应的作战威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