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前中国的日式武器盘点:确有其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武装缴获了不少日本武器,但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中国的有些军队购买和仿制了不少日本武器,甚至聘请了日本军事顾问训练军队。
桂系的日本战机
1934年,广西当局的李宗仁白崇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桂系,为了建设广西空军建立了广西航空学校。起初航校聘请英美教官,使用英国飞机进行训练。不久后,日本可能是为了分化拉拢中国地方实力派,与桂系达成了购买日本飞机训练并聘请日本教官实施教学的协议。
桂系购买的日本军用飞机是12架中岛91式战斗机和2架三菱92式侦察机。
中岛91式战斗机是日本1931年为陆军航空兵生产的单座上单翼战斗机,性能数据如下:
长:7.26米;
翼展:11米;
高:2.79米;
发动机:1台布里斯托尔“木星”7式,500马力;
最大速度:300千米/小时
武器:2挺7.7毫米(0.303英寸)机关枪。
中岛91式战斗机
三菱92式侦察机是日本陆军航空兵1932年开始装备的双座侦察机,是第一款采用日本自研发动机的军用飞机,性能数据如下:
长:8.52米;
翼展:12.75米;
高:3.48米;
发动机:三菱92式风冷发动机,475马力;
武器:2挺7.7毫米(0.303英寸)机关枪,另外可在机尾安装两挺机枪。
三菱92式侦察机
日本教官
广西航校的日本教官向中国学院教授了日本航空兵部队的侦查、空战、轰炸、对地支援以及空地协同战术。甚至还有两批共11名中国学员于1935年到日本明野陆军飞行学校(又译作明野驱逐飞行学校)深造。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广西空军的日本飞机和日本教官培训的飞行员全部参加对日作战。
日本的中岛91式战斗机和三菱92式侦察机在进口到中国的时候算是比较先进的飞机,但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航空技术发展迅速,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时已经落后了,再加上缺乏零部件,不久后被从苏联引进的伊-15和伊-16战斗机取代。
广西飞行员学过日本航空兵的战术,相对了解对手,对作战有一定的帮助。
1920年起,晋系地方军队的首领阎锡山建立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开始自建军火工厂,仿制了许多外国武器,其中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仿制的日本武器有:
晋造13式山炮
13代表民国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仿制自日本的四一式山炮,也有说法指出仿制自四一式山炮的简化版大正6年式山炮。
晋造13式山炮的炮管长度是1.35米,比四一式山炮(1.3米)略长,其它规格基本相同。这种山炮的口径为75毫米,重量轻,仅540公斤,2个士兵就可以推动,分解组合也很方便,可以拆解后通过各种复杂地形。
四一式山炮
晋造六五步枪
1924年起,晋系军工厂开始仿制日本的友坂三八式步枪,也就是著名的三八大盖。阎锡山认为三八大盖带有防尘盖,比仿制的德国步枪更适合在风沙重的中国北方地区使用,而且可能是由于他本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对日本步枪装药少,精度高的特点很是欣赏。
另外,这种步枪口径6.5毫米,与中央军的七九(7.92毫米)口径不同,也和阎锡山在各个领域另搞一套的思路符合。
所有山西仿制的三八大盖上垂直刻印“六五步枪”或者横向刻印“晋造”字样,区别于日本原版,另外,晋造六五步枪的枪管较长,为797毫米,全枪长度是1274毫米,最远射程为1000多米,高于原版。
手持晋造六五步枪的士兵
晋造机枪
旧中国的很多机枪都是水冷式的,不过阎锡山经过演习和作战发现,山西普遍缺水,有水冷机枪很不方便,他倾向于选择气冷式重机枪,加上步枪口径是6.5毫米,山西军工厂仿制了日本的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这种机枪其实是日本仿制的法国哈奇开斯机枪。采用30发弹板,射速450发/分,标尺射程是2400米。
仿制的日本三八式重机枪
也就是说,在侵华日军没打过来之前,晋系地方军队就装备了大量仿制的日本武器了。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战斗力平平的晋绥军在抗战初期就丢掉了大片领土,很多军工厂房设备落入日军之手。阎锡山军队的子弹一度要到中央兵工署去领,这才不得不把新生产的轻武器口径改为7.92毫米。
不过许多仿制的日式武器辗转被八路军获得,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八路军反映,很多晋造武器的质量不好,容易损坏或者精度威力较差。
东北军的日式步枪
东北军购买和仿制了日本的30式步枪和三八大盖。
30式步枪是三八大盖的前身,又被国人称为“金钩步枪”,这个外号的由来是枪机尾部的保险开关酷似钩子,它的口径是6.5毫米,射程远,精确高,但是在风沙大的东北地区易卡壳。也是日本三八大盖的设计中包含防尘盖的原因。
奉系军阀张作霖耗费巨资建立的东三省兵工厂(又称奉天兵工厂,沈阳兵工厂)也仿制了日本的三八大盖,但是因为聘请的日本工程师消极合作,自身的经验和技术不足。1924年起改生产辽十三年式步枪。
30式步枪
辽造17式轻机枪
东三省兵工厂也仿制了日本的歪把子机枪也就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与原版的歪把子机枪不同,辽造17式轻机枪的弹斗在右侧,方便机枪手自己装弹,而日本歪把子的弹斗在左侧,需要供弹手装弹。这么做是因为中国士兵身材比日本兵高大,不必拘泥于原设计。
辽造17式轻机枪
东北军的日式火炮
东北军购买并装备了日本三八式野炮(明治38年装备日军),仿制型号为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
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了日本的38式150毫米榴弹炮,称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
1925年,仿制日本的四一式山炮成功,称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还仿制了日本大正11年式平射炮,称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是旧中国最早装备平射炮(又称战防炮,反坦克炮)的部队。
1927年,仿制成功日本的大正11年式75毫米高射炮,称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
东北兵工厂仿制而并未量产的火炮还有一些,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东三省兵工厂也不仅仅仿制日本武器,虽然生产武器的很多原料依赖外国进口,技术依赖外国工程师,其实力之雄厚,东北军(奉军)的装备之先进,闻名于国内各路军队。
不过东北军的历次作战表明,其战斗力并不与精良的装备成正比。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大批人员、设备和产品落入日寇之手。
汉10式山炮
又称汉造10年式山炮。1921年,武汉的汉阳兵工厂仿制的日本四一式山炮(也有说法是大正6年式75毫米山炮)。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后,汉阳兵工厂虽然搬迁,但是缺少原材料供应,只能生产迫击炮和小口径火炮。
宁海与平海
宁海号巡洋舰是1931年民国海军向日本订购的轻巡洋舰,排水量排水量2526吨,3座双联装140毫米主炮,6门76毫米高射炮,4具535毫米鱼雷发射管,另有深水炸弹投放装置,搭载一架爱知AB-3水上侦察机和一架仿制的宁海-2号侦察机。
1932年抵达上海。
宁海号巡洋舰
1931年6月28日,江南造船厂聘请宁海号的日本造舰主任,利用日本的设计图和日本零部件组装平海号巡洋舰。平海号取消了水上飞机,因为日本拒绝提供高炮和高射机枪,改从欧洲购买来代替。
两艘巡洋舰从设计上看更接近于浅水重炮舰,不适合远洋作战。主炮配置近似吨位大的多的列强巡洋舰,主要用于威慑地方实力派。鱼雷发射管,深水炸弹和水上飞机的配置主要是为了培养海军人才。
两艘舰于1937年9月底在日军航空兵部队的轮番攻击下被击沉,不久后被日军打捞出水,1944年分别改名为“五百岛”和“八十岛”,换装武备,加装雷达后投入太平洋战场,全部被美军击沉。
表现军火走私贩子的电影《战争之王》里有句台词大意是:无良军火商卖军火时为了利润不顾立场,甚至卖军火给自己祖国的敌人。
旧中国钢铁产量和质量都不高,缺乏技术人才,武器依赖于进口和仿制,仿制也严重依赖外国原材料、零部件和技术人员。《西行漫记》里提到,当时有种看法说这些武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性的新奇玩具。这也可能是日本敢在七七事变之前出售军火给中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