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范冰冰”:出狱后跌落到谷底,在横店跑龙套
有人曾问起范冰冰,她的偶像是谁,范冰冰说出了刘晓庆这个名字。
“羁绊早已写好,只等与你相遇。”
2008年10月26日,上海,天色灰蒙蒙的。
这样的天气,南方人不大爱出门,嫌麻烦。
然而有一处地方——上海龙华殡仪馆,却挤满了人。
那天,是谢晋导演的遗体告别日。
谢晋是中国电影史上驾驭、指导和挖掘演员最强的导演,因为他的关系,不少演员、导演有了共同的羁绊。
而那一天,有两个人第一次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但她们的联系,在未相识之前便已种下。
这两个人就是刘晓庆和范冰冰。
她们都是孤胆闯江湖,都演过武则天,都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名,都以不靠男人自居,也都绯闻不断。
两人的再一次众所周知的羁绊是,刘晓庆出书的时候。
2015年,刘晓庆出了人生中的第三本自传《人生不怕从头再来》。她还送给范冰冰一本,扉页写着“范冰冰存念”。
范冰冰在微博上,为自己的偶像大力宣传了一次,却没想到这本书是一个轮回的标记。
2002年,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的刘晓庆,因偷税漏税,一代女神跌落神坛。
16年后的2018年,同样在资本市场渐入佳境的范冰冰,也因偷漏税,面临8.83亿的补缴税费和罚款。
有人觉得,范冰冰这是罚得轻的了,随随便便就能还掉这些钱。
但是真的如此轻松吗?
未必。
刘晓庆曾经的经历,或许能窥见一二。
当年刘晓庆及其名下公司,偷逃税款1458.3万元,滞纳金573.4万元,总额达2031.7万元之巨,而她名下有多少资产呢?
刘晓庆曾在上海虹桥机场购地188亩,兴建名流城;
在上海购买2000亩地,兴建一座公墓;
在上海火车站附近购得3万平方米土地,建设一幢商业大厦;
在香港,一次性投资房地产金额1亿多元;
其名下拥有19套房产,其中15套在北京;
……
但是这些都不够她还债,大厦看起来很大,却只是投资性资本,没有任何收益回报,资金链的断裂致使这些投资付之东流。
就拿房产来说,如果当时没有拍卖,已经价值远超亿元。
刘晓庆被拍卖的房产价差表 / 某房产中介二手房交易均价
扣除追缴入库的196.6万、冻结银行存款的214万,拍卖房产扣除手续费、税费后上缴的620多万,“刘晓庆案”判决结束时,她还需要偿还近千万元。
外加公司拖欠的其他款项,直到2011年,刘晓庆才还完所有的欠债,那时候她已经56岁了。
为了还钱,曾经亿万身家的刘晓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横店第一漂”,只要横店有戏,剧本看得过去,什么戏份都会去接,丫鬟、老妈子……无论有词还是没词。
刚接这种小角色时,很多媒体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只为见证刘晓庆的落迫。
要知道在曾经,她可是从来只演女一号,对剧本要求严苛的明星大腕。
因为刘晓庆这三个字,在中国电影史上就具有极高的地位。
有人说,“80年代的中国电影属于‘刘晓庆时代’”。二十多部电影、十多部电视剧,部部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
而且从影至今,刘晓庆身上至少有那个行业、那个年代11个第一。
出演新中国第一部武打片,《神秘大佛》;
第一部带有吻戏的电影,《原野》
第一部喜剧片,《瞧这一家子》;
第一部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火烧圆明园》;
第一个出自传的演员;
第一个公开承认离婚的女演员;
第一个蝉联三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员;
央视春晚第一个女主持人;
新中国第一个独立制片人;
……
第一个从“亿万富姐”到阶下囚还东山再起的女演员。
她缔造了自己的传奇,如果没有那一封检举信,或许她的人生,会是另一番境遇。
但可能一切早已注定,一直过得顺风顺水,坚信自己想要的,奋斗便能拿到的刘晓庆,有些飘了。
被拘留审查的那422天的生活,让她重新回到了地面。
刘晓庆在自传里如此回忆,“我觉得过去我没有站在地上,现在是踏踏实实地站在地上了。过去的生活对我来讲好像很灿烂,很斑斓,很多种颜色,但是很匆忙,留不下什么痕迹。”
1955年,刘晓庆出生于重庆市涪陵县。
由于从小喜爱艺术,她小学毕业就考入四川音乐附中主修扬琴,辅修钢琴与声乐。
毕业之后,本想才华有所施展的刘晓庆,被派到四川省宣汉县农场当知青,每天就是挖地、摘棉花、种玉米。
她感到很失落,之后听说军区招兵,便争取去了达县军分区。
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因为她能歌善舞,形象出众,不久之后就被调到省军区战旗话剧团。
197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决定拍电影《南海长城》,于是派人在全国各军区招募演员。
3月的一天,这个人突然来到了刘晓庆的面前,和她进行了一次会面。会面后不久,刘晓庆就接到了去北京试镜的邀请。
可是当她踌躇满志地来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时,却被浇了一碰冷水。
“试完妆以后,我坐在镜子面前,导演、摄影师一大群人围过来,对我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他们毫无顾忌地谈论我脸上众多的缺点,眼睛、下巴、额头、嘴唇。我从来没有这样清晰地认识到,我脸上竟有那样多的不足。我感到无地自容。”
刘晓庆跑回招待所,蒙着被子大哭一场。
她想不通、气不过,不是你们叫我来的吗?
怎么还嫌我不好看,而且难道所有演员就一定得是美人吗?
她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演技征服所有人,于是天天抱着剧本苦练,从表情到眼神,从动作到语言,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琢磨,执着要强的刘晓庆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
1979年,刘晓庆演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小花》。
至今提到刘晓庆,很多人还会想起电影里,那个为了救哥哥跪在地上抬担架的何翠姑。
为了拍好这场戏,刘晓庆每天都回去黄山的石阶跪几遍,有时候甚至连吃完饭上楼梯,都要跪着走几步。
一次又一次地苦练,一次又一次地磨破结痂,那段时间,她的膝盖没有一块地方是完好的。
刘晓庆超强的毅力和不断磨练,让这个角色被她完美诠释。
电影《小花》一经上映,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大众电影百花奖一共有9项大奖,《小花》就拿到了其中4个。
借着深入人心的形象,刘晓庆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红人,开始出现在杂志封面上,她的海报也是随处可见。
这是第一次,刘晓庆知道自己红了是种什么感觉。
这部电影之后,刘晓庆被正式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
但《小花》,也是刘晓庆的心结,让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耿耿于怀自己没能拿到最佳女主角。
百花奖把最佳女主角颁给了电影主角小花的饰演者陈冲,这让一直心存傲气的刘晓庆很不服气。
“眼前有很多小星星在飞,充满了恼怒,就像一个一点火就会着的,装满了汽油的汽油桶,我昏头昏脑地参加了百花奖及各种奖项的颁奖仪式……心中只充满了委屈和不平。”
那时的刘晓庆年轻气盛,对于表演十分要强、执着。
这次失利之后,她发誓一定要拿到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之后她拍了《瞧这一家子》、《神秘的大佛》、《火烧圆明圆》、《垂帘听政》、《芙蓉镇》等,也先后获得了五次“百花奖”、一次“金鸡奖”。
这个过程中,刘晓庆对驾驭角色的要求,也从最初的演技变成了一种野心。
拍吻戏、演打女,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刘晓庆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拓宽演艺道路的宽度。
而她也招来了很多流言蜚语,除了戏中角色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公开宣布自己离婚了。
加上刘晓庆本身就性格直率,那些年的流言,从谋杀亲夫、盗卖黄金、卖奖杯、贪污公款、生活作风不正派、离婚、打观众,同记者吵架等等未曾断过。
那个年代还不像现在,性格演员是不受欢迎的,刘晓庆又偏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
就算动不动受到媒体的批判和猜忌,她依旧我行我素。
当时的演员跟如今不一样,拿的是每个月几十块钱的死工资。
但她们需要花费的地方并不少,有一次日本电影代表团来华访问,日籍演员栗原小卷送给刘晓庆一个吊坠项链。
礼尚往来,刘晓庆就花了5块钱买了一个手镯作为回礼。
之后栗原小卷又提出请她吃饭,刘晓庆感到很为难,因为打个车,一个月的钱就没了。
类似这样的窘迫的情况,刘晓庆遇到过许多次。
1983年,第一届春晚上,作为主持人的刘晓庆穿了件红色衣服,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春晚后,全国就风靡一种叫“晓庆衫”的衣服,卖得特别好。
然而那件让全国观众惊艳的衣服是刘晓庆在香港大排档买的,只花了5元港币,相当于2元多人民币。
后来刘晓庆还笑称这是最早的淘宝爆款。
而在这一年,刘晓庆在河北邯郸第一次走穴演出,那次连演了24场,一场是150元。
演出结束后,刘晓庆抱着3600元的巨款连夜回到北京。
她关上门,一张一张数到天亮。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了,刘晓庆开始了自己十多年的“走穴”之路。
拼命赚钱的她6点多就开始准备出场,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演出150多场,还有一天8场的记录。
“走穴”带来的收益极大的改观了刘晓庆的生活,也让她认识到资本的力量,一扇商业王国的大门在她面前徐徐展开。
1990年,刘晓庆开始从商。
即便下海,刘晓庆也与众不同——她息影5年,全身心投入商业。
5年之后,她又重新复出,并凭借《武则天》的轰动效应,在原有的刘晓庆实业发展总公司之后,相继成立了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刘晓庆影视制作中心。
眼光独到的刘晓庆,还开创性的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片酬获取方式,比如她出演《武则天》,片酬就是15秒广告:将各地电视台的广告报价乘以《武则天》的播出次数,这样得出来的数字可是相当可观。
再到《火烧阿房宫》时,刘晓庆又想到新的挣钱之道,她表示各地的电视台可以免费播出,只要每集支付随片广告时段150秒,如果按30秒广告15万元来算,一集电视剧理论上就会得到75万元。
就像是在演电影一样,刘晓庆在商业上一帆风顺、大获全胜:从房地产、化妆品到投资拍摄电影。
1999年美国《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上,刘晓庆排在第45位,她的资产被推测在7000~9000万美元。
刘晓庆的商业目光不仅局限于影视圈,还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的文学作品,如《我的路》、《我这八年》这两部作品,一经推出销量便迅速攀升,不仅先后被各大报纸连载和转载,还被印成多国文字销往海外。最令人惊叹的是她的第二本自传《我的自白录——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书还一字未动,仅仅是把一个标题给了深圳首次文稿拍卖活动,竟然拍卖了108万元。
108万一个标题,这在中国文学史无前例。
就在一切看似无比顺畅的时候,一封举报信让快速前进的刘晓庆停了下来。
2002年3月底,北京市检察院接到匿名举报,称晓庆实业有限公司及另外两家公司涉嫌逃税漏税等行为,有关部门立即对其展开调查。
2002年5月11日,北京公安机关正式逮捕晓庆公司总经理,也就是刘晓庆的妹夫靖军,并将晓庆公司偷税漏税一案移交检察院。
2002年6月20日,刘晓庆被北京公安局拘留。
2002年7月24日,刘晓庆被依法拘捕,进了“秦城”监狱。
2002年7月25日,新华社向全国新闻媒体发了通稿,主要内容是:刘晓庆因其公司涉嫌偷税,已于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被依法逮捕。同日,中央电视台《现在播报》也向全国、全世界播报了这一新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夜之间,刚刚有所平息的“关于刘晓庆”和“刘晓庆案”的话题再度在大街小巷热议。
7月25日以后,刘晓庆的照片和对其偷漏税事件的评论不断见诸报端,以媒体和大众对此事的关注程度来看,刘晓庆至少是新时期以来,第一个因为被捕入狱,而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的人物。
由于消息的封闭,很多关于刘晓庆不实的消息传出,香港某报臆测刘晓庆因为全裸检查,内心受到极大的摧残,还有报道出于商业动机直接对刘晓庆进行诽谤。
虽然警方进行辟谣,但悠悠众口如何辟谣?
那一年,舆论对刘晓庆的骂声、叫好声和叹息声,此起彼伏,一点儿都不输给现在的网络时代。
有人出以公心,名人犯法与庶人同罪;
有人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压抑、不满的心理得到释放,“你也有今天呀。”
有人纯粹觉得解恨,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部分穷人对于富人与生俱来的敌视,“活该,谁让你有钱来着。”
有人叹息,“挺好的一个演员,不好好演戏,瞎折腾什么呀”
当大家还在不停争论的时候,刘晓庆却是相当平静。
在“秦城”422天的日子里,她重新审视了自己和自己的欲望。
多年以后,她回忆起那段日子。
“小小只有几平方米的监室不能跑步,也看不到时间,我就数步子,在四方块的面积里跑两个对角,每天早上8000步。”
“我定期写文章投稿给看守所的小册子。给同监室的人编排集体操。每天放一次风,就去说服管教让我们打羽毛球。”
“小小的电视机挂在高高的铁门上面,犹如悬在天边,看着电视机的画面,我不止一次地想,我再也不可能当演员了。”
但是这些环境对于刘晓庆来说,并不是影响自己的主要因素,而是自己对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局限性。
在“秦城”,曾经大大咧咧、乐观坚强的刘晓庆,止不住地痛哭。
“从进来的第一天我便不许自己流眼泪,然而我没有做到。一个演员经常为了虚构的故事流泪,谁又能在真实的遭遇面前不痛苦呢?我在体验我的生命低潮,也在体验别样的人生。
我在里面经常大哭,泪飞顿作倾盆雨,经常这样。绝对坚强的人是不存在的,我更加不是这样,人家都认为我是女强人,其实恰恰错了。”
“从影以来我一直觉得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不能克服的,任何别人看起来天大的事我都有办法把它化解。进了秦城以后,我才知道什么是无能为力,到这时候我才觉得我有多么无奈。想来想去,惟一能做的只有健康地活着。”
入狱前夕,刘晓庆便有了预感。
当时刘晓庆的司机透露,在被捕前很长一段时间,她就已经被相关部门实施了24小时监视。
这些人离刘晓庆“不远不近”,既不耽误她工作,又不让她离开视线。
被拘留的那一天,刘晓庆平静地被带出自己的玫瑰园别墅。
那一天她没有化妆,临走带了几本书。
当她坐在车上离开玫瑰园的时候,窗外掠过的树木、街道、行人……让她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以前她坐在车上,是去下一个演出地点,她只要做好演员这个角色,但这一次她不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前方等着自己的又是什么。
她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抿着嘴唇,敢爱敢说的刘晓庆将自己想说的话一句一句咽了回去。
那天她的脑子里却蹦出这么一首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那天的她回忆了此生种种。
出狱后的刘晓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刘晓庆了,她换了一个人。
其中的艰辛,只有她才能知道。
行差踏错,就要有勇气承担后果。
但是对于底线的放松,致使一座大厦的倾倒,这样的教训,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
未经世事的人总觉得轮回指的只是自己的此生和来生,其实不过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罢了”。
那本书与其说是偶像给后辈的馈赠,不如说是提醒。
只是,未曾经历,又如何听得进去。
昔日种柳,依依江南;今朝摇落,凄凄惨惨;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此时的范冰冰,又会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