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前段时间,“papi酱的婚恋观”又在热搜炸开了锅。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果然每次上节目都能语出惊人。

上次在人生重要程度排序里把自己排第一,父母排最后的讨论还没冷却,这次干脆直接说出“夫妻双方各回各家,亲家也没必要见面”这种石破天惊的话。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这样的言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赞同者有,反对者也有,甚至还有人把这当做是对传统婚恋观的挑衅,质疑她根本就是“极端自恋”。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但就在papi酱的婚恋观广受争议之时,一位博主把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中关于“走婚”的采访截图发了出来。一时间摩梭族的婚恋观也引起很大反响。

底下网友的评论几乎都比较正面,大部分人认为这种走婚文化有自己的合理性并且应该得到尊重。然而在数年前,摩梭族的走婚习俗却几乎被污名化,甚至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原始社会的一种落后的缔结模式,摩梭人不懂爱情,生活放荡。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不管是papi酱也好,摩梭族人也好,婚恋观的多元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也许,这是一个很好地契机,让我们以一种更加客观公正的视角再来聊一聊有关“走婚”的那些事儿。

走婚:从“前世”到“今生”

古老而神秘的摩梭人主要聚居于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地区,大约四万人左右。两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离、松散和谐的两性走访制度,即走婚。

大姑娘小伙子互通心意后,由男方到女方家中幽会,第二天一早再离开。走婚夫妻不需要住在一个固定的“家”里,只在夜晚相见。有的人一次走婚就是一辈子,但如果两人中有谁想结束这段关系也没问题,好聚好散,开始下一次走婚。走婚夫妻不会有任何经济物质上的考虑,开始或结束一段关系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感情。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在举行过成丁礼后,就可以开始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伴侣。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摩梭人在13岁举行成丁礼 -

当两人确定了对彼此的感情之后,男子会在晚上到达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

但不能从正门进入花楼,而是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然后在白天离开。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爬“花楼”的摩梭族小伙儿 -

这种松散的缔结模式,导致了每一名摩梭人都是和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家里没有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等角色。

走婚是相当自由的,双方的感情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喜欢谁就和谁养一个孩子,在孩子满月时,父亲也会举办宴席确认与孩子的关系避免乱伦。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走婚的摩梭族夫妻 -

千百年来,走婚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宗教与神话传说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摩梭人的宗教信仰里,以各类女神为代表的神灵,过得就是这样一种“走婚”生活。

传说,格姆女神有好多个阿夏(阿夏是过着走婚生活的双方的互称,意思是“共宿”的朋友,夏有躺下之意),男山神瓦汝卜拉是她的长期阿夏,后龙、则枝、阿纳、公母山、瓦哈等是她的临时阿夏。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格姆女神画像 -

一天夜里,后龙与女神纵情享乐,忘了天亮必须返回的神规,直到黎明他才慌忙起身上马。谁知马失前蹄陷入泥地里,留下深深的马蹄印,后龙也被摔下马来。等他爬起来时,天光已然大亮。

于是天神施法惩治后龙,把他变僵。后龙在最后一刻使足全身的力气,从怀里掏出传家宝——一颗闪亮的珍珠,向格姆女神扔去。然而珍珠落在一块石头上被摔碎了,七块珍珠碎片落在了马蹄印里。之后后龙就变成了一座山。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后龙山 -

格姆女神看到这一切伤心地大哭起来,泪水洒满了马蹄印,霎时变成了海。而落在马蹄印里的那七块珍珠碎片,则变成了七个小岛(沪沽湖中的5个全岛,2个半岛)浮在了水面上。从此格姆与后龙朝夕相伴,后人把格姆变成的山川称之为格姆女神山。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与后龙山隔湖相望格姆女神山 -

另外一个神话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关于女神的第一个阿夏瓦汝卜拉和第二个阿夏则枝的故事。

瓦汝卜拉非常善妒,有一次碰见女神与则枝睡在一起时大发雷霆,用刀把则枝的不可描述之部位砍为两段。传说达坡村附近的山岗就是则枝掉下来的那一部分变成的…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此外,女神与何底比古雪山也建立过阿夏关系。她还想跑到盐源去(没错,女神就是这么的精力充沛)。吃醋的瓦汝卜拉只能强行拦截(可怜的瓦汝卜拉,这情节搁1v1的文里面可是妥妥的霸道天神爱上我啊~),最后三个阿夏谁也无法独占她,于是便都围绕着女神转来转去,轮流和她“走婚”。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摩梭族的“走婚桥” -

在摩梭人的观念里,神的生活方式无疑是最先进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家纷纷向自己崇拜的神灵学习,走婚的习俗也就这样代代相传,发展成了今天的模样。

“恋母”的摩梭人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基础才能孕育出“走婚”这样的婚恋习俗?摩梭族人又为什么千百年来始终坚持延续着“走婚”的传统呢?

因为在现代普遍的父权社会的大环境中,摩梭族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母系氏族。母亲在家庭里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家族的延续也是靠母亲的血脉来传承的。

因此,祖母在家中的权威最大,摩梭人的“祖母屋”也是一个家族中最神圣的所在。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摩挲族中的老祖母 -

祖母屋的门也叫“生死门”,因为摩梭人的生与死都与祖母屋息息相关。

祖母屋里的火塘不能熄灭,家里有孩子出生要由祖母从这扇门接出去,祖母去世也要在祖母屋里停放一段时间…总之摩梭人的很多大事都要在祖母屋举行。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祖母屋 -

摩梭家庭传承的是母系血脉。崇拜母亲,以母亲为核心是摩梭人走婚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既永远生活在母亲身边,又能传宗接代。但同时,维护家族和谐也是走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摩梭人信奉的达巴教里有这样一段经文,大概意思是:婚姻不是一个合理的安排。

摩梭人认为,主流的婚姻方式会将不是自己同一血脉的人引入家中,很有可能引发矛盾和冲突,极不可靠。而走婚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母系血脉的纯正,是人们可以选择的最好的婚恋制度。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并且在摩梭人的文化里,母亲和父亲对生育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给予自己生命的是母亲,而父亲只是辅助,恰好在那个时间让母亲怀孕而已。父亲谁都可以替代,但母亲不行。所以很多摩梭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母亲。

“无男不愁儿,无女水不流”;“生女重于男,女儿是根根”…这点从很多摩梭族谚语中都可见端倪。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摩梭族中的母女 -

母系制的长期存在,决定了摩梭人有其特殊的伦理观、价值观,表现出来一种超乎寻常的崇母、恋母的情结。

凡神圣的事物在这里都冠以“母”的称谓,成为一种超越性的象征。比如沪沽湖就被称为“谢纳米”,意思是“母海”。山、水、建筑等都被赋予了神化的女性形象。

这种恋母情结在西方又被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即儿子对母亲的迷恋。而男孩终将长大成人,把这对母亲的爱与欲望投射到另一个女人身上。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迎来恋母情结的转化,这种与母亲的割裂正是人类个体成熟的分水岭。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然而在摩梭社会里,这种割裂并不存在。摩梭人所追求的情感慰藉,从来都不在其原生家庭之外。终其一生,摩梭人延续的都是这种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感和生活。

所以,在“以母为尊”的社会基础之上,摩梭人为何选择走婚也就不难理解了。

走婚中形成的爱情观

有摩梭人曾说:“最早接触到电视的时候,看到电视剧里的婆媳关系无法理解,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养个那么好的女儿要送给别人家,还要接进来一个女人努力和她搞关系。”

在摩梭族男女双方走婚的过程中,他们彼此都生活在自己的母系大家庭里。不会强求对方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更没有婆媳、妯娌、叔侄等各种关系,避免了外界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感情的单纯性。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

摩梭族居住地的妇联主任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从事妇联工作十多年,就只处理过一起摩梭人的纠纷。是一对走婚男女,女的想分手,男的要争孩子的抚养权。其实男方就是想以此为条件不肯分手。后来,还是按照摩梭传统把孩子调解给了女方。”

这罕见的一例摩梭族纠纷让她记忆深刻,因为平常占据她主要工作时间的都是周边其他民族的婚姻和财产纠纷。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带孩子做家务的摩梭族男人 -

不同于很多汉族女孩为了家庭完整、孩子成长等原因在婚姻中百般隐忍,摩梭女孩在走婚中反而是比较强势的那一方。

由于母系大家庭的支撑,女性对男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在一份感情失去时绝不会刻意维持或勉强挽回。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 字幕第一行“女儿”应为“女人” -

摩梭人这样归纳他们的爱情观:“从一而终,只要我爱。弃旧迎新,如果我爱。”

情感的幸福永远是第一追求目标,而婚姻、儿女、财产反而是一种牵绊。只有剥离掉了这些后顾之忧,才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感情的自由选择,并且比朝夕相处的婚姻有着更多的自主空间。

同时,也能实现最充分纯粹的感情交流。双方始终把最灿烂的一面展示给对方,然后努力把恋爱的感觉保鲜一辈子。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与一夫一妻制的婚恋观相比,走婚满足了人类爱慕多个异性的欲望,不属于排他式的关系。如果说一夫一妻制是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夫妻地位的平等,那么走婚则是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了人性的平等。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

更为重要的是,摩梭人的走婚深深植根于母系文化这片土壤中,这种逻辑基础与整个社会的情感伦理取向一脉相承。

正是亲情、爱情、家庭,形成了摩梭人情感秩序的“铁三角”,奠定和维系着摩梭人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内在和谐统一,成为现代婚姻制度的一面镜子。

“婚姻并非最合理的安排” —— 假如这个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