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与东京大阪的古典音乐同步进行时
日本报纸刊登的克莱斯勒1923年访日演出消息
当时的报纸广告介绍克莱斯勒演奏的勃拉姆斯小协LP,将后来因故未能访日的巴比罗利称为“新锐指挥家”
1923年11月9日海菲茨在帝国饭店剧场首次演出的剧照
海菲茨1931年大阪独奏会海报
2月2日是克莱斯勒和海菲茨的诞辰纪念日,2018年的这一天我曾经发过两位伟大的小提琴家在上海、北京、大连和日本开过演奏会的旧事。我对此类逸闻极感兴趣,记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从日文的哪一篇文章或者哪一个段落里看过克莱斯勒和海菲茨在中日两国间演奏旅行的消息,由此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
在DENON截止2000年推出的维德尔尼科夫26张CD中,说明书里这样写道:直到1994年TEICHIKU(帝国蓄音机商会的“帝蓄”二字的罗马字缩写 - 静介注)发行第一张唱片为止,日本古典乐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哈尔滨出生的俄罗斯钢琴家。文章作者须山多惠说,维德尔尼科夫在哈尔滨高等音乐学院获得金奖之后被誉为钢琴神童,此后前往上海与马里奥·帕奇指挥的管弦乐团一起开过几场音乐会,1935年去日本,在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莫吉列夫斯基指挥新交响乐团(NHK交响乐团前身 - 静介注)的协奏曲音乐会和多场独奏中亮相。
莫吉列夫斯基与库塞维茨基指挥的乐团合作协奏曲油画
在日本停留的一年期间里,维德尔尼科夫幸会了当时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开演唱会的夏里亚宾,又跟随俄罗斯钢琴家雷奥·希洛塔学琴,1936年回到苏联成为涅高兹的学生。在去世后出版的日记中,涅高兹将维德尔尼科夫与李赫特、吉利尔斯和扎克一起称之为他的四大高徒。
雷奥·希洛塔一家与山田耕筰
1922年,安娜·巴甫洛娃访日
圣桑第二大提琴题献给约瑟夫·霍尔曼,但至今很少被演奏,图为1923年访日的霍尔曼夫妇
1936年肯普夫访日海报
1937年访日的魏因加特纳夫妇
今天看到赵毅敏发的《李明强的钢琴艺术》一文,其中的“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他们最终都没能成为国际一线的演奏家,但他们都承受生活的坎坷,在日后不同的人生方向上大多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一段尤其是“地缘和历史的原因”这一句,正好可做写这一篇的一种解嘲。1980年,维德尔尼科夫终于可以出国演奏,1992年在德国平讷贝格和海德堡独奏会之后被德国乐评界誉为“现代最高水品的钢琴家之一”,1993年秋天计划去日本独奏却在第二次海德堡之行的四个月之后去世未能成行,这些音乐家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也鲜有顺路来华者,估计承受不起高价或者外汇紧张等等是其中的两个主因。普罗科菲耶夫、魏因加特纳等等战前访日而不访华可以不论,一代名宿们在1951~55年期间相继访日,掀起战后音乐家前往远东演出的浪潮,却极少绕道中国,更是闭关锁国时期典型的“地缘和历史的原因”吧。
鲁宾斯坦1935年大阪独奏会海报
在前辈大师七八十年演奏史的线条中,其生前来不来中国的机缘并不能由学者或者乐迷们来左右,然而对那些来过中国的屈指可数的大师们,我们却缺乏系统连贯而详尽的资料整理,这也是我对那些穿梭于中日两国演奏旅行大师们的日文资料相当着迷的一个原因。
如今,这一着迷终于夙愿得偿。今年二月,日本音乐之友社出版了井口淳子撰写的《流亡者们的上海乐坛 租界的音乐与芭蕾》一书,对战前音乐家们往返中日两国尤其是上海东京的全貌,做了首次全面的整理与披露。
日本人认为日本的禅宗由宁波传入,图为前往宁波考察的井口淳子
井口淳子是大阪音乐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教授,致力于东亚接受近代西方音乐、上海租界的剧院文化以及中国音乐和表演艺术的研究,而上海租界的西方音乐旧况正是她的研究课题之一。该本新书的主要脉络为:在租界城市上海,深深植入了由欧美人带来的音乐文化,19世纪就有了管弦乐团和西式剧院。进入20世纪之后,在那些因为俄罗斯革命辗转来沪的流亡者以及受纳粹迫害逃难而来的犹太难民中,不乏当时世界第一流的音乐家,他们从圣彼得堡、莫斯科、巴黎、柏林和维也纳等地将第一线的音乐与芭蕾带到了上海租界。
根据近年陆续公开的数据库资料,通过在上海租界发行的英文和法语报纸,井口淳子为我们展现了一部详尽的上海租界西方音乐演奏的长卷,管弦乐团、芭蕾舞团、独奏家、歌唱家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演奏、演唱和表演了什么曲目,人们对这些表演如何接受与理解等等,大多都是迄今从未公开发表的珍贵史料。而此前,在她与中日两国研究人员合著的《上海租界与兰心大剧院 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一书中,没有详细描述过。
井口淳子合著中文版
其他有关上海租界音乐与剧院方面的著述
另外,从日本人的角度,井口淳子还介绍了朝比奈隆、小牧正英、山田耕筰、原善一郎等众多日本音乐家、舞蹈家和实业家从上海承继那些宝贵音乐遗产的原委。以前我在山田一雄所著《一音百态》中看到他写过,“战争期间,我曾应上海工部局乐团的要求寄送过乐谱,但在战乱中却不幸丢失了”,那时,朝比奈隆、山田耕筰、山田耕筰等等与上海、哈尔滨的古典乐界多有交往,但井口淳子在本书最大的着眼点,却是斯朱克这位经纪人。
从上海租界到战后日本古典音乐方面的流传图示
被称为朝比奈隆“乐父”的埃玛纽埃尔·迈特(上图朝比奈隆名字下方的E.メッテル)在京都排练贝九
兰心剧院
租界内剧院的观演场景
1928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外滩
1931年11月8日,上海租界法文报纸刊登的海菲茨在上海的演出消息
山田一雄著述《一音百态》
1876年2月出生于拉脱维亚的斯朱克从1910年代直至二战结束,在上海居住了大约30年,1956年7月2日在东京去世。战前,斯朱克从欧洲、俄罗斯和美国运作了大量的独奏家、歌唱家、芭蕾舞团和舞蹈家来中日两国演出,这位犹太人所做的项目都冠以“亚洲巡演”的名称。在演奏家评传以及东亚接受西方音乐的相关文献中,对斯朱克的描述是Impresario、经纪人、策划人、演出经理,但井口淳子直言,她对斯朱克的经历和活动的历史尚未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研究。
1928和36年两次访日的蒂博
在日本,过去人们总认为斯朱克所经纪的项目只有日本一个目的地,所有文章的记述都将其称为“将世界著名音乐家首次邀请来日本的经纪人”。然而,井口淳子在书中纠正了这一提法,斯朱克所经纪的项目并不是只有日本一地,他在广阔亚洲的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的殖民地城市都有涉猎,尤其是经常将上海与日本“打包”在一起作为巡演的组合项目。井口淳子着眼于上海租界的英法文报纸中刊登的演出广告和演后评论,查证在1918~1940年的23年时间里,斯朱克几乎同时在东京、大阪和上海穿插进行的演出,大约有50多场。
夏里亚宾1936年访日海报
1936年4月,西蒙·戈德伯格与莉莉·克劳丝在大阪的合奏受到极高评价
1936年4月19日朝日新闻刊发的费尔曼夫妇新婚旅行从檀香山乘船抵达横滨的消息
例如本文上述的夏里亚宾,就是斯朱克1936年的经纪。而在以上时间段内访日的普罗科菲耶夫、克莱斯勒、海菲茨、伊斯德·阿奇隆(海菲茨独奏时弹奏钢琴)、1930年指挥新交响乐团大获成功的美国作曲家亨利·哈德里、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墨西列夫斯基、战前第二位访日的波兰作曲家亚历山大·汤斯曼、战前指导过伊福部昭/早坂文雄/松平頼則和江文也而被称为“日本音乐界大恩人”的齐尔品、指挥格拉祖诺夫第四交响曲日本首演的“关西音乐之父”埃玛纽埃尔·迈特、费尔曼、魏因加特纳、西蒙·戈德伯格、莉莉·克劳丝、鲁宾斯坦、维德尔尼科夫等等,除了斯朱克之外,另有其他经纪方,例如魏因加特纳由朝日新闻社安排。其他大师往访的背景,在井口淳子的书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到更为清晰的答案。
斯朱克在战后首先向日本引入了“提琴界的王者”梅纽因
斯朱克战后安排空中交响乐团(NBC交响乐团后身)访日演出场景
战后,斯朱克在纽约开设了经纪事务所,从1951年开始将梅纽因、海菲茨、海伦·特劳贝尔和NBC交响乐团后身的空中交响乐团相继介绍到日本,以梅纽因为开端,世界上最著名的演奏家们此后纷至沓来(当然更多的是兼做经纪的各大报社和电台的运营)。1952年的格哈德·胡希、布达佩斯四重奏、科尔托,1953年的吉塞金、西盖蒂、玛丽安·安德森、斯特恩以及1954年的巴克豪斯等等,重筑了日本古典音乐的新基础,而这些良机也得到了很好的把握与延续,及至六七八十年代更是如火如荼,可惜在我们这里,已经“纹隔”了。
1952年,科尔托在东京帝国饭店
1952年,被称为“将德国歌唱传统的真髓传递给日本的大恩人”格哈德·胡希与花腔女高音艾娜·伯格尔访日,在筑地的日本BMG录音室做了模拟录音,本盘是根据母带复刻的CD
1953年3月,吉塞金在日本
西盖蒂1953年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