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百年(三):德意志帝国的灭亡
德国的灭亡,并非体制或意识形态的失败,也不是国内民族问题爆发的结果,而是纯粹的战争失败,是战之罪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国际战争是国际政治的延续,所以德国的失败也可以说是外交的失败。
德意志帝国国旗
一战结束后,英法出于维护自身战争合法性特别是殖民秩序合法性的目的,抹黑德意志帝国是专制暴政。美国提出的“民族自决”理论并不适用于瓜分德国,所以也只好立起民主牌坊,重复英法的语言。而苏维埃俄国为德共鸣不平,援引马恩对德国的批评,怒批德国中世纪残余、容克贵族专政。纳粹分子则大骂左翼、犹太人在内部瓦解了德国。
因此我们看到,各主要战胜国为强化自身的正义性,坚称德国的制度、德国的民族、德国的意识形态十恶不赦,把德国打倒在地又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德国内部则极力回避德国真实存在的问题,把矛头指向德国的非主流社会群体,为旧政权开脱。结果,一战在很大程度上被描绘成了一场“正邪之争”。
巴黎和会。这场本身不正义的会议确认了德意志帝国存在的非正义性。
实际上,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些理论的荒谬。
一,德国政治体制与英法美等无本质不同。虽然德国的政治制度和英法有诸多不同,但本质上仍属于西式精英民主体制。德国君主为皇帝,具有一定的参政权力,但基本是形式上的虚君。帝国设有议会和政府,按现代政府组织形式运作。尽管立法机构选举体制照顾贵族和有钱人,同时女性选举权未得到保障,但在当时客观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体制也不算落后。相较于俄罗斯、奥匈、土耳其三帝国,同样打着“帝国”名号的德国生产力要发达得多,政治制度也更为先进,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德意志帝国议会大厦。这座1894年落成的建筑历经风云,几经改造,至今仍是德国联邦议会所在地,是德国民主的象征。
二,德国意识形态与英法无本质不同。19世纪德国产生了认为自己国家十分特殊的观念,既有从民族社会角度讲的,如马克斯·韦伯,也有从种族、神秘学角度讲的,如瓦格纳。但是,从局外人特别是东方人角度来看,德国与英法同属基督教文明,在近代又先后进入工业社会,建立民族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建设公民社会,极力对外扩张殖民地,可以说在意识形态上和英法无本质不同。
三,德国是现代民族国家。现代民族国家强调政权、民族、意识形态三位一体,德国在这方面并不逊色于英法。现代德国的建立本来就是德意志民族建构完成后的必然结果,在历史上经历过包含奥地利在内的“大德意志国”和不包括奥地利的“小德意志国”两个方案。德意志帝国就是“小德意志国”方案的产物。说德语的人口占德国人口的90%左右,其他民族占比不高。因此,不同于俄国、奥匈或土耳其,德国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民族国家。
德意志帝国民族(语言)分布图。除东部波兰人较密集、西部从法国夺取的地区有较多法国人、北部有丹麦人外,其他民族只有零星分布,德语人口占绝对多数。
四,至于犹太人阴谋或国际共运推翻德意志帝国,更是无稽之谈。作为民族国家,德意志人掌握着德国的权力。德国犹太人数量并不多,真正走上精英、上层的更少。尽管在古代,犹太人因为垄断了高利贷行业而获得了巨额财富,但工业化的红利他们并没有吃到多少。农业时代积攒的那些钱,在工业时代不过是九牛一毛,早就不足以支撑犹太人的“特权”了,何况贷款收息在德意志帝国成了完全合法的生意。共产主义运动虽然起源于德国,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力并不很大。德意志帝国末期国内爆发的水兵起义,主要是因为厌战、不愿出海送死,并不是为了建设什么新形态国家。共运在德国缺少群众基础,所以革命最终也没有成功。
1918年,基尔港起义水兵。虽然他们中一些骨干受了共产主义影响,但这场革命总体上更接近于“哗变”。
因此,德国和英法陷入战争,其原因根本不是什么“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而是殖民帝国的扩张与分赃战争。德国的失败,主要是战争的结果,又可说是外交的结果。
中世纪和近代前期,德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与早已完成民族国家建构的英、法根本不能比。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德国消除了内部关税,消弭了内战的可能性,统一语言、财政、法制,完成了民族国家建构。德国的社会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动员,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和文化后来居上,综合国力急剧攀升。至1910年,德国(本土)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500万,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对于英法俄来说,新兴的德意志帝国无疑是自身欧洲霸权的重大挑战。特别是法国,它被德国打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屈辱无比,整个民族都想着要复仇。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尚不够强盛,因此他特别注意搞多向外交,维持国际和平和力量平衡,“同时玩8个球,一个也不能砸了”。
一张魔性的漫画反映了俾斯麦的外交政策:绝对避免英俄等大国与法国联合。也就是所谓的“玩8个球”。
但到了1890年后,对自身力量过于自信的德国明显开始暴走。在陆权方面,与法国的积怨尚未化解,德国就跟着奥匈介入巴尔干事务,招惹了毛子;在海权方面,德国放弃了俾斯麦的保守政策,积极争取“阳光下的土地”,到处扩张殖民地,直接和海洋霸主英国杠上了。由于占领青岛及西太平洋岛屿,德国还和美、日海权产生了矛盾。据说德皇特别爱读美国马汉写的《海权论》,那他应该能意识到德意志争夺海权的前景。就这样,德国把英、法、俄、美、日等大国招惹了个遍,很难再搞平衡了。
对于这种危险局面,只能看到英法俄协约的德国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因为单凭英法,还无法打败德国。德国自认为三国同盟(德奥意)牢不可破,具有一定力量。更重要的是,它相信德军天下无敌,即使开战也可以速胜:
陆地上,通过实施“施利芬计划”,德国可以迅速打垮法国、逼迫俄国退出战争,把英国阻挡在大陆之外。其实,就算这个如意算盘能打响,德国面临的风险也非常巨大。二战中希特勒一举逼降法国、重创苏俄,还不是照样被灭。
施利芬计划(西线)
海洋上,战前德国投入巨资和英国开展造舰竞赛,建立了有三十多艘主力舰的“公海舰队”,企图争夺海上霸权。德国认为,其舰艇数量虽逊色于英国海军,但质量不差,何况英国舰艇分散在全球各殖民地,无法集中兵力,因此德国海军可以夺取北海的制海权,切断英国海上航线。
然而,“施利芬计划”实行仅半年就濒临破产,德国并未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在西线,英法联军在马恩河击败德军,挫败了德国的攻势,西线战场转入残酷而无意义的堑壕战,整整三年半,谁也没法把战线前推半步。在东线,俄国虽然失败,却继续坚持战争达三年之久,直到布尔什维克上台才退出战争。意大利与奥匈矛盾加剧,于是怒当二五仔,投入协约国怀抱。德国陷入多线作战,国内资源、人力不足的缺陷暴露无遗。随着国力远超欧洲各国的美国参战,加上数量众多的中国华工填补了英法人力空缺,德国的灭亡也就到来了。
庞大的公海舰队主力舰只和英国进行了两次海战就缩回港内,各殖民地舰队先后被英军、日军消灭。其原因并不是德国船不如人,也不是德国海军胆怯,而是海上作战没有意义 —— 不能消灭英国海上力量,不能封锁海上航线,也不能搞敌后登陆。庞大的舰队成了吞金巨兽,“海权”的设想根本无法变现。当德国海军最终转入潜艇战,却又惹恼了美国,直接导致其参战。最后德意志帝国政权崩溃,水兵起义是一个重要因素。强大的舰队反而成了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后来希特勒就注意控制海军规模,甚至说“没有海军的德国最安全”。当然,他最终还是免不了与英国发生冲突。
许多军迷喜欢谈论公海舰队的强大,或者说英国海军更强大。但公海舰队覆灭的原因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