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生意怎么做?有赞白鸦建议商家回归经营基本面

买泳衣最多的省份是新疆;母婴类自媒体卖得最好的商品,不是小孩用品,而是妈妈们的消费用品;一个占地只有几平方米的茶叶商家,每年销售量至少几千万元,远超很多镁光灯下的互联网公司^在有赞MENLO2019产品发布会上,听到了不少类似商业案例。这些个案,没有太花哨的融资故事,也可能代表不了中国商业的趋势,他们每天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生意」。但它们就像空气中的分子,真实地存在于这个商业社会。

这恰也是经济的基本面。

什么是经营基本面?有赞白鸦给出的答案是:「企业应该更注重提高组织分工和生产效率;品牌更注重长期的资产沉淀,比如究竟有多少会员、产生多少复购,公司提供什么样的供应链能力…」

尤其在当下经济「回归常态」时,「回归经营基本面、关注长期资产沉淀」更为重要。

「我是谁?」理清产品、流量和转化的关系

今年有赞产品发布会没邀请任何演讲嘉宾,但1000人的会场,还是挤进了1800多人。这些人来自美业、母婴、食品、教育、自媒体等垂类商家。所有人的聚焦点都是台前的六个字:做生意,用有赞。

2019年的生意怎么做?有赞白鸦建议商家回归经营基本面

关于「我是谁」的问题,这家「商家服务公司」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用科技帮助商家成功」。但也正是基于有赞提供的「送水服务」,也成就了文章开头中提到的茶叶、母婴等等商家的业绩。

有赞的这一清晰定位,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商业思路:理清产品、流量和转化三者的关系,互联网商业就能成功了一半。

A.产品:聚焦产品,做个「产品经理型」的公司。

产品、流量和转化是互联网商业的三个核心词。其中,产品是基础。

媒体往往会聚焦一些流量公司。这些流量公司,要么是靠商业炒作新闻刷屏朋友圈,或靠刷满地铁站的营销广告获取注意力。相比之下,那些认真打磨产品的公司,在媒体流量报道列表中,显得有些「边缘」。这并不符合经济的基本面。

经济的基本面应该是,实打实地去通过产品去赋能客户,可以称之为「产品经理型的公司」。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媒体访谈中,白鸦回答了媒体几乎所有当下互联网行业的热门话题。比如智慧零售小程序、社交电商、SaaS、广告营销、金融、重要合作……问题之所以如此五花八门,跟有赞发布的产品有关。有赞上周一口气发布了有赞微商城T.1版、有赞零售5.0版、有赞美业5.0版、有赞智能分销、有赞云应用市场等系列产品,同时还围绕社交电商、广告营销、教育、有赞金融等场景行业发布了产品。

仔细梳理,白鸦回答以上所有问题的逻辑,其实就一个:围绕客户需求定制产品。可能跟白鸦本身就是一名产品经理有关。按照他的话:「客户需要解决什么,我们就通过自己的特长去满足客户需求。」

这也是产品型公司的核心逻辑。

B.流量和转化:让老客户去介绍更多新客户

产品之外,流量和转化缺一不可。但在当下流量红利见顶的时刻,该如何吸引流量、促进转化?

白鸦的演讲中提到一句话:「至今为止,我们最大比例的新客户来源依然是老客户的推荐」,这句话他虽然一带而过,但我反倒觉得这句话值得划重点,因为这句话也是经济基本面的应对之策。

以叁趣关注的「近乎玄学」的营销行业为例,光是流量这一问题,就有很多的叫法和手段:比如裂变、刷屏、口碑营销。但归根结底:其实核心只有一个,看产品能否让老客户去介绍更多的新客户。

按照白鸦的说法:「我们希望获得更多客户之后,我们所获得的是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对于商家经营状态的理解。」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来打磨产品,然后再用迭代的产品来帮助客户成功。

这么一看,产品和流量、转化的关系,很难割裂开来。

「我从哪里来?」到需求中,提升效率。到需求中,寻找创新。

过去十年,衣食住行,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被互联网产品满足了。那接下来是否还有机会?

其实需求总是伴着发展应运而生的。

机会,就在其中。

有赞微商城业务就可以佐证这一点。白鸦以品牌官网流量举例:「从2008到2016年,中国很多品牌商没有来源于官网的流量,更没有来自于官网的订单。而这两年有越来越多品牌在广告上放公众号二维码或者小程序码,未来他们都应该有具备在线销售能力的官网,有赞微商城将做好这件事。」

这句话不难理解。比如你是一个母婴行业的知名品牌,但几乎所有的订单和销量都不是来自于自有平台。直到现在,随着社交网络的成熟,越来越多人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小程序等平台自建官网。大的品牌比如星巴克、麦当劳小程序,小的品牌更是多如牛毛。只要懂线上运营,似乎转化也都还不错。

这么看效率和创新,都是从需求中来的。

2019年的生意怎么做?有赞白鸦建议商家回归经营基本面

A.效率:当增长成了奢侈品,效率开始被重视。

当下被称为寒冬的市场下,谈增长是件奢侈的事情。但有赞给出的增长数据反倒更像春天。

有赞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妆、日用百货、酒店旅游、教育培训、生鲜果蔬、数码家电类目交易额增速均在100%左右。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增速,我在有赞发布会上发现了一个核心点:通过需求打磨出产品后,扎扎实实地思考提升效率的问题。白鸦说:「今天客户需要的核心解决方案是:更好的经营系统支持,更好客户的管理和经营,更多的人才,更好的做广告营销和销售…」在这么多「更好」和「更多」中,有赞切实地邦客户提高了效率。

有一句俗话叫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实不就是这样的道理吗?

B.创新:在需求中,完成新品类的规模复制。

其实所有的创新,也都是来自于需求。

直到现在,大多教育机构平均用三到五个系统,系统之间还没有打通,功能不齐全。有些教育机构还得靠最传统的发传单在招生。于是有赞基于这样的需求开始做有赞教育。白鸦说:「是大量的知识付费教育机构带领着我们开始做了有赞教育,于是我们开始做有赞教育」。换句话说:在需求寻找创新。对于有赞来说,支撑这部分业务的组织架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等,都是在美业等垂直领域积累下的技术和经验。

有赞金融、有赞广告似乎都是这个逻辑。

所以,创新真的很难的?

自下而上,去客户和市场中找需求,然后进行创新和新品类的规模复制,更像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到哪里去?」避免聚光灯思维,关注原因,而非手段。

之前在得到大学第0期的嘉宾演讲中,白鸦说过:企业要明白所处的阶段。其实,任何人和公司,都应该了解所处的阶段,才能知道未来的方向。

我本想反问白鸦有赞现在所处的阶段,但他在另外一个问题上给出了回答。他说:「第一个5年做产品,第二个5年做市场,第三个5年做生态,等度过了前面的15年,后边的5年企业就能躺着赚钱了。现在有赞正处于第二个5年的阶段。」

有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去关注企业和品牌的长期价值,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阶段,或者说要去往何处。

2019年的生意怎么做?有赞白鸦建议商家回归经营基本面

A.增长:避开聚光灯思维,在场景中找寻增量。

心理学有一个聚光灯效应。大意指的是:人往往认为聚光灯永远打在自己身上。同时,在我们做的事情上,往往也会聚焦于聚光灯下。但其实增长往往要避开聚光灯思维。

纵观诸多商家,只要让人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基本就有可能实现创新和增长。

有赞零售就是一个例子。白鸦说:「有赞零售要帮实体零售商家多做35%的生意,并将聚焦到店、到家、离店三大经营场景,帮助商家提高经营效率,同时改善消费者体验,成为门店最得力的经营助手。」

比如三大零售场景的分析:

到店场景功能包括:扫码购、会员储值营销、到店自提、预定预约等;到家场景功能包括:同城配送、社区团购、周期购等;离店场景功能包括:智能导购、砍价裂变、好友瓜分券、每日签到、直播购物等。

因为避开了聚光灯思维,打通了用户场景,自然可以让门店商家「多出2个货架」、「35%的增量订单」。

B.归因:去关注逻辑,而非手段。

我们关注品牌营销,往往会更注重手段。比如哪家品牌做了地铁投放、和谁做了跨界等等。但更应该思考的是:

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或者说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比如,市场上每年都会不停地发布很多产品。如果仅关注手段,往往不知所云。但关注原因,就会发现其实其中逻辑。有赞零售过去一年不停迭代版本,更新产品。其实核心点是一直围绕「消费者体验」和「经营效率」两个目标,聚焦人、货、场,全面打通进、销、存,帮商家管好人、财、物。

你看,这不就是零售的本质吗?

再比如,有赞广告,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会被视为广告代理商,或者说仅仅是帮哪个品牌卖了广告。其实核心的逻辑是,在它现有的容量池里,更高效的帮助商家更合理的分配营销预算。因为它背后的数据,让它知道这个商家需要什么样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营销效果,需要如何去营销,有什么样的能力去营销,说白了,他的广告预算该怎么花。

你看,这不就是广告营销的本质吗?

关注技法,总是很容易迷失方向。但关注本质,往往知道「我要到哪里去」。

小结

在当下经济情况下,人人都知道在喊着要回归经济基本面。但经济基本面究竟是什么?以上,是参加有赞最近的MENLO发布会上我的一些思考:关注「我是谁」,就可以理清产品、流量和转化的关系;关注「我从哪里来」,就可以在用户需求上寻找效率和创新;关注「我到哪里去」,就可以避开聚光灯思维,在场景中找寻增量,回归逻辑,注重原因,而非手段。

面对当下的经济环境,接下来商家如何走?

其实白鸦的演讲其实也给出了一个更简单清晰的答案:「让经营回归基本面」、「关注长期资产沉淀」。

落实到具体有三个点:

1、停掉没有直接效果的品牌广告预算,尝试效果广告和创新营销。

2、关注单客价值的经营,积累更多会持续购买的顾客,可以活更久。

3、用好互联网工具开启全渠道经营,打通并提升全流程经营效率。

以上。

最后,祝你和你所在的企业能成为长期资产沉淀下,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