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很 normal”?《奇葩说》英语不过关啊!
我很多学生都爱看《奇葩说》。
和它的名字一样,这档语言类网综在各方面的设计都很“奇葩”:从嘉宾服装到舞台灯光、从辩题选择到辩论环节,完全符合90后00后“萌腐宅贱”的审美品味。
其实我也挺爱看《奇葩说》的,因为我自己是做语言教育的,深知“语言就是力量”,所以我一直钟爱语言类节目,而《奇葩说》几乎纠集了全中国的最会说话的人。
除了固定组合“马晓康”(马东、高晓松、蔡康永),每次邀请来的嘉宾都是名嘴,比如郭德纲、罗振宇、金星、何炅、大张伟、李诞等,再加上一个个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的选手,节目的热闹程度可想而知了。
其实我一直想写一篇跟《奇葩说》有关的推文,但一直没有找到很好地切入点,直到昨天我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第一集,总算撞我枪口上了。
《奇葩说》第五季第一集的辩题是“混得很 normal,要不要去参加同学会?”,这里的 normal实际上想表达“一般般”、“很平庸”的意思。
节目编导想迎合年轻人半中半英的说法方式,用了一个 normal在句子里面。“混得 normal”听上去感觉很洋气,但 normal在英文中的含义跟句子想表达的含义有很大差别。如果“混得 normal”真的被炒成了网络热词,不知多少孩子又要中这种 Chinglish 的毒了。
normal是一个很常用的英语单词,但很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有偏差,他们把 normal 理解为“普通的”、“一般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普通人”的英语是 normal person,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式英语。
normal 在牛津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其实 normal来自于名词 norm(标准、规范),故normal 表示“符合某个标准的、常规的、典型的、或符合预期的”。
再看看词典中给出的例句:
It's quite normal forpuppies to bolt their food
幼犬快速进食是很正常的(符合常规的)
*bolt:vt. 狼吞虎咽地吃
normal working hours
常规的工作时间
刚才我为什么说 normal person是中式英语呢?因为根据词典的释义,normal person 表示“正常人”,而不是“普通人”。normal的反义词是 abnormal,表示“反常的、不规则的、变态的”。如果 normal person 表示“正常人、符合常规的人”,那么 abnormal person 则表示“反常的人、不合常规的人”。
而如果你只是想表达“一个普通人”,即“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一员”,这就跟“符不符合常规”就不沾边了,在英文中要用 average、ordinary、common、plain 等词来表示。
英文中有“an average joe”和“aplainJane”的成语来表示“普通人”,就跟咱们中文里说的“张三李四”差不多。
再回到《奇葩说》的那个辩题。
“毕业后混得很 normal,要不要去参加同学会”,在这个语境里,很明显想表达“很平庸、很普通”的概念,那么就不能用 normal,要用刚才说的几个词,比如 average 就很好。
其实还有一个词更好:mediocre
大家可以看看牛津词典截图中的释义,mediocre 指“not very good”(不是很好的)、“of only average standard”(只符合一般的标准),完全对应中文里的“平庸的”。比如a mediocre musician(一个平庸的音乐人);I thought the play was only mediocre.( 我认为这出戏剧很平庸)。
所以《奇葩说》的辩题可以改成“毕业后混得很 average ”或者“毕业后混得很 mediocre ”都是可以的。
但《奇葩说》节目组放着中文“混得一般”不说,非得说什么“混得 normal”,生搬硬套港台腔,单词还用得不对,这是何必呢?
最后表达一个观点:
我对这种“半中半英”的说话方式一直比较反感的,这种说话法方式只能说明你哪种语言都是半吊子,既反映了自身母语能力的不足,还有一点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
所以,咱们讲中文的时候就要讲最标准的中文,讲英文的时候就要讲最标准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