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同性恋电影《萨沙》
德国同性恋电影《萨沙》(Sasha, 2010)
《萨沙》又译作《科隆之恋》,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德国科隆的黑山移民家庭。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德国人,德国人似乎也并不认为他们是德国人。他们在身份上存在着强烈的困惑,就像电影的男主角萨沙在身份认同上有双重性一样。
电影开始,便是萨沙的一家人集体从黑山度假回来,遭到德国边境警察的骚扰。萨沙跟家里其他人焦虑不一样的是,他并不担心他走私了烟酒,而是他的书包中关于男性肉体的杂志。无论如何,他们都在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焦虑。恐怕再也没有比身份分裂更能符合对现代人的描述了。而且,恐怕身份分裂是对于这个永远处于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永恒的持续的后果。
萨沙的父母辈,都为了自己的生存,放弃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如果他们以为他们的放弃,能够在下一代的培养中找补回来,恐怕也是错了主意。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放弃。他们并不觉得天然拥有了上一代人放弃的东西就是幸福。生活总是给你一些,不给你一些,而放弃则是永恒的主题。
莎萨
莎萨学习钢琴,既是母亲的逼迫,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个新的环境中生存,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爱上了自己的钢琴教师。萨沙的幸福在于,他既有弹奏钢琴的天赋,与恰好找到了学习钢琴的动力。可是,很快他发现这是梦。刚刚从黑山回来的萨沙,得知钢琴教师即将离开科隆,去维也纳的一所音乐学院高就。萨沙向钢琴教师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却无法换回对方的爱的施舍。于是,即将来临的钢琴考试,也在中途搞砸了。萨沙愤怒地对着考官说:钢琴并不是他主动愿意学习的。
这里面有一个令人困惑的存在。不管是艺术还是什么,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才华是一回事,有所成就是另一回事。萨沙明显是有弹钢琴的才华的,这是一项很珍稀、也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艺术,缺一不可。然而,萨沙失去了为此付出极大努力的动力。于是,他选择了放弃。他的放弃,令人扼腕。他重复了他的父亲、母亲年轻时候的放弃。他的父亲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他的母亲是一名怀揣着钢琴梦想的艺术爱好者。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颠沛流离,来到这片陌生的地方,重新安置故土,却终究不是故土。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可是,他们终于也是回不去了,尽管他们天天在为选择哪一种生活而争吵。他们为什么样的生活是正确的,有着极大的分裂,就像他们在科隆分裂的身份。
这是一部追求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电影,来自黑山的家庭终于也决定要留下来,融入这里的文化。萨沙喜欢当地的德国白人而不可得。英俊的钢琴教师被刻画成了一个反面角色,似乎饱含着导演对西方主流社会双重标准的矛盾的憎恨。钢琴教师代表了西方主流社会消费主义的丑陋,在消费主义的怪圈中循环,不可止歇。而最终萨沙也终于退而求其次,意外和钢琴教师抛弃的情人,交流了会意的眼神。这里的文化和社会包容了他们。而他们也选择去融入。
《萨沙》的结尾是有意味的。萨沙的父亲掏出了枪。他也终于为自己的开枪而坐了牢。同性恋,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恐慌,让他吃到了苦头。电影对于同性恋的身份,没有一点困惑,只不过他没有勇气出柜。萨沙带钢琴教师回家,只不过是为了面对自己对钢琴考试的放弃,而让老师说服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为了出柜。可是,终于萨沙的真实性倾向也被家人识破。同性恋,在电影中更像是两种不同文化差异的试验田。根据对待同性恋,成为验证哪一种文化更先进的标准。答案无疑不言自明。在萨沙去探监中,显然监狱中的狱友也是来自黑山的老朋友,不禁嘲弄起萨沙是同性恋的事实。萨沙的父亲终于反驳的意思是在说:做同性恋总比做杀人犯要体面。同性恋只是人的一个方面,它渺小到可以被忽略。你可以严重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电影对于黑山家庭如何接纳同性恋,打下了精确的底稿。
萨沙很明显也没有为自己的同性恋感到困惑,他没有思考过他的同性恋倾向是否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此让他的人生不同。事实上,也的确发生了重大的不同。影片在教育你说,面对个人的真相,是产生爱,杜绝暴力的源头。恐惧,源自你不了解。《羞耻》中在屡屡传达这种观点。它说当人问起你关于不同宗教中的任何细微的疑惑时,你都不要试图把它当做消失而不屑一顾。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恐惧就是这么来的。电影在是否出柜这个问题上,的确给出了有力的答案。暴力源自于恐惧,恐惧源自于不了解。但是问题来了,知识和教育,能够消除宗教上的原始性的隔阂与恐惧吗?
《萨沙》中的每一个小人物都立体而可爱。可见这是作者亲身深切经历的事情。尤其是那一对中国父女,刻画得极为传神。尤其是父亲形象,无私而委屈,中国话说得的确能让中国人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