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芥川龙之介说:没有人能不负伤地走出人生的战场。

韩片三大题材

韩国片比较常见的三个题材:

第一类是偏日系的、展现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和人与人之间细腻情感的日常向影片,像金泰梨主演的《小森林》;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第二类是展现极端情况下的众生相,以大灾难为镜子来映射各类人的心态和做法,从侧面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或人性的美好。类似《流感》、《汉江怪物》这样的片子;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第三类同为展现日常生活,但却是最为极端残酷和令人窒息。这类影片通常会将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放在一个又一个看似“平常”却又巧合的情境下,营造出最为绝望的场景,让主角直面“危险”甚至是死亡,从而绷紧观众的神经,并与主角体验同样的窒息感。像是《追击者》、《盲证》和今天所要谈的这部《杀人者的记忆法》。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中国的观众好像都比较喜欢第三种类型的韩国电影。近来翻拍的韩国电影中,也以这一类型的居多。

大概是它的场景让观众熟悉,但某些极端的情境又极富抽离感。这样的韩国电影给观众带入的同时也提供了冷静旁观的视点,这种视点在中国电影中较为少见。

第3题材与《杀人者的记忆法》

第3题材影片的类型创作套路是:整部影片由几个巧合叠加而成,逐渐将事件推向不可逆和最严重的境地。

影片一般设置主角都有着一些常人眼中的“缺陷”,这种缺陷一般是性格障碍或是生理缺陷。而这种缺陷恰巧又会使得主角“适时”的出现一些危机,危机和主角缺陷的碰撞成为又一个巧合,将矛盾推向不可调和的高潮。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当这两种巧合叠加在一起的时候,观众便被抽离出日常生活的范畴,逐渐走入导演设置的语境中,与主角产生共鸣。而通常来讲,这类型的影片的矛盾铺垫往往比结尾好看,因为要解释铺垫剧情的一系列巧合,不高明的结局通常也会是一个巧合,使得影片稍显“牵强”,难以让观众信服。《杀人者的记忆法》却突破了这一类型韩国电影的结局瓶颈。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影片中,薛景求饰演了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连环杀人犯。他每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但他不得不用他的方式来尽力记住一些事情,从而在另一个杀人魔的迫害中保护自己的女儿。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韩国的中生代演技派男演员“三大天王”的薛景求对于短期失忆患者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他前一秒还在对凶手咬牙切齿,下一秒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和善老头。这种在情感上极端矛盾的角色,薛景求表演得恰到火候。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在《杀人者的记忆法》中,除去正反派主角的特殊设定以外,其它的元素都是极其韩国日常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常的小镇,小镇上有派出所的老刑警,主角的女儿也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高中女生。

但这一切在主角的记忆缺陷加持下,都变成了最为极端的情况:女儿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并且不知道自己父亲杀人的前史;在无力自保的前提下又被周围的杀人魔盯上;并且老刑警尽力追捕了多年的杀人犯就是男主角等等。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这些看似平常的情景却恰恰是一个又一个的巧合,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在韩国大多数的现实犯罪题材中,总是有意无意浸透着悲观情绪和不可逃避的宿命感。在《杀人者的记忆法》中,主人公最终没能摆脱这种宿命感。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但是影片的最后,薛景求流着泪、颤抖着嘴唇,坚定又不舍地说出:“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时,让父爱在这个杀人成性的人身上矛盾地体现了出来,并且让观众对“连环杀人犯”这一刻板的、类型的人物设定有了新的认识。

尾声

作为一部韩国类型电影,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也不可避免地使主角的女儿沦为“花瓶”一样的存在。

若说这部影片有那么一点突破,那就是让经历了整个事件的她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替眼前的这个连环杀人犯父亲再剪一次头发,尽一份心意。

你不是杀人犯的女儿! —— 《杀人者的记忆法》

影片残忍地抛弃了大团圆的结局:男主角带着对杀人犯残存的执念和一个没有了记忆的脑袋,孤独地在雪地中踟蹰。

这也许不符合观众的期待,但是却回归了真实。这是全片处理得最精彩也最反类型的地方。毕竟,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巧合和如果。当一个人的气数用尽,时间也终究会在他的身上烙下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