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买走了 Model S/X,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特斯拉 Q3 产能和交付进展已经公布。不比近期一连串的私有化闹剧、SEC 施压,Q3 公告总算一扫连续多日的阴霾,特斯拉汽车业务团队又一次交出了一份很好的成绩单。

Model3:意料之中的硬核增长

Model3 仍然是特斯拉汽车业务的重中之重,特斯拉本季度共生产了 53239 辆 Model3,交付了 55840 辆。到了 9 月,光美国本土的交付规模已经达到了 24040 辆,这是什么概念呢,Model3 单款车型销量比奔驰 C 级 + CLA + CLS + E级 + 宝马 2 系 + 3 系 + 4 系 + 5 系之和还要多。如果自己跟自己比的话,24040 辆意味着环比增长了 270 %,同比增长了 19000 %。

谁买走了 Model S/X,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谁买走了 Model S/X,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为什么会出现翻两番的突兀增长呢,除了 Model3 项目团队在产能爬坡上的努力,特斯拉交付系统的长足进步也不容忽视。在 Q2 结束的时候,特斯拉曾积压了超过 1.5 万辆车辆“在运输途中”。不同于传统车企有庞大的经销商体系,特斯拉坚持直营策略意味着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与 Model3 订单匹配的交付系统。

谁买走了 Model S/X,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这也是为什么 ElonMusk 在 Twitter 上说特斯拉正在从产能地狱转入交付物流地狱。特斯拉在公告中也提到,随着产能趋于稳定,车辆的物流运输和交付成为新的挑战。过去的一个季度,特斯拉对交付的许多流程进行了改进,并计划在 Q4 做进一步改进。显然这种持续的改进是必要的,因为截至 Q3 末,特斯拉仍有 11824 辆汽车“在运输途中”,包括 8048 辆 Model3。

谁买走了 Model S/X,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即便如此,Model3 还是冲进了美国畅销 SedanTop10 榜单,位列第五。Model3 身处这个榜单非常突兀,不仅因为它是唯一的纯电动车;仔细看榜单里的其他车型,都是均价在 3 万美元左右的平民车型。而当初「信誓旦旦」定位 3.5 万美元的 Model3,因为在过去一个季度「倾销」双电机高配版,均价环比上涨 30% 达到了 6 万美元。

销量接近翻番,均价上涨 30%,来自 Model3 的硬核利好。

谁买走了 ModelS/X?

在 Q3 之前,ModelS/X 已经连续两个季度销量低迷了,所以特斯拉在 Q2 财报上提到「我们交付 100000 辆ModelS/X 的年度目标保持不变」时,我暗搓搓的等着吃瓜看戏;然而在 Q3 交付公告上,特斯拉又双叒一次把这句话写了上去......

在 2017 年 Q4,特斯拉ModelS/X的销量一度达到了 28320 辆。但进入 2018 年,特斯拉连续两个季度都徘徊在 21000 辆附近。除此之外,在 Q3 还有一些别的不利因素,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掰手腕,这让特斯拉身为进口车的关税从 25% 涨到了 40%。

随着传统豪强首款纯电动车纷纷上市(这类产品在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消费者群体那里尤为受欢迎),特斯拉也多多少少开始受到影响。比如德国在8月份只卖出了47辆ModelS,全年过去1/3卖了还不到1000辆…最后,特斯拉官方精力都集中在 Model3 身上,在Q3并未就 ModelS/X 给出什么有力的促销政策。

谁买走了 Model S/X,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然而ModelS/X在Q3的产能和交付居然分别达到了26903辆和27660辆,比Q1和Q2都高了五六千辆的样子,公告中还特意提到「ModelS/X 的需求仍然很高」。海外第二大市场中国和第三大市场欧洲都面临一些挑战,而美国本土市场需求早已趋于稳定,到底是什么人买走了这些车?

得益于 ModelS/X 的触底反弹,另外一组数据更加值得关注:从美国本土来看,特斯拉、奔驰、宝马在 Q3 的销量分别为 69925 辆、66524 辆和 71679 辆,也就意味着特斯拉凭借三款车的销量超过奔驰乘用车全系,距离宝马差距仅剩不到 2000 辆。

宝马如何守擂成功的?宝马在美国最畅销的车型是中型SUV宝马 X3,是的,就是特斯拉下一款车型 ModelY 死磕的细分市场。

为什么传统车企不应再忽视特斯拉,今天宝马北美 CEOBernhardKuhnt坦承「特斯拉正在上量,给细分市场带来压力」,这是正确的想法。按照特斯拉 Q2 公布的数据,Model3 置换最高的 5 款车型里除宝马 3 系外,另外 4 款车型分别是丰田普锐斯、本田雅阁、本田思域、日产 Leaf,这些车型的均价都在 2.5 - 3.5 万美元之间。

这意味着 Model3 的产品力在对同级市场竞品形成压力的同时,还会催生平民车消费群体「消费升级」的动力。更加均衡的消费群体分布也意味着美国本土 2 万辆 Model3 /月的市场容量很可能是长期可持续的。

这样的产品案例值得 BBA 们深入研究。

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Q3 的业绩再次证明,Elon 在带团队做业绩方面有着优秀的领导力。尽管如此,草率的发起/取消私有化决定让 SEC 对特斯拉进行干预。经过双方的博弈,SEC 和特斯拉达成的最新协议如下:

  • 特斯拉和 ElonMusk 各缴纳 2000 万美金罚款;
  • 新任命两名新独立董事,并成立一个独立董事委员会;
  • ElonMusk 在 45 天内辞去特斯拉董事长一职,并在未来三年内不得再担任董事长

无论是特斯拉的体量,还是 Elon 的个人财富,2000 万罚款的象征意义都大于实际意义,而任命独立董事也是去年已有的常规操作。但是辞去董事长、保留 CEO,算是相对触及核心的处罚条款。

这样的权力架构在硅谷不是没有先例,例如 Elon 的好友、Google 创始人LarryPage 在过去十几年都是这样治理公司的。从 2001 年起,Google 董事长就由 EricSchmidt 担任,LarryPage 担任 CEO,Google 联合创始人 SergeyBrin 担任总裁,三权分立的架构不仅未影响 Google 的繁荣,还成功保证 Google 成长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回到特斯拉,考虑到业务的高度复杂性(例如能源业务和汽车业务虽然是能源闭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但从技术角度看却有高度的独立性),特斯拉并未设立传统意义上的公司 COO 或总裁之类的职位。

特斯拉汽车业务总裁 JeromeGuillen 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量产、销售、国际扩张等领域久经考验、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却并未过多涉入对太阳能电池板、分布式储能电池业务的运营管理。这使得对全公司所有业务了如指掌、可以随时给出指导意见的管理层只剩下 Elon 一人。

当然,长期高压的工作节奏和事实亲力亲为的作风已经让 Elon 疲于奔命,尤其是在 Model3 产能爬坡的这一年里,Elon 的个人情绪管理越来越频繁的失控,这让 Elon 和董事会都同意特斯拉应该寻找一名 COO 来辅佐 Elon 管理公司。

事实上,SEC 要求任命新董事长,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制衡 Elon、保证股东的利益,也有辅助 Elon 运营公司的意味,由新董事长扮演「特斯拉的 EricSchmidt」的角色。

然而,SEC 并未考虑到特斯拉业务的复杂性,事实上,特斯拉过去一年多来对 COO 一职寻而未果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担任特斯拉的 COO/董事长/总裁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考虑到 Elon 仍然是特斯拉最大股东且董事会中亲 Elon 一派占多个席位,任命不涉入业务管理的董事长对 Elon 工作节奏的改善、特斯拉公司文化的调整作用会非常有限。

谁买走了 Model S/X,谁来做特斯拉董事长?

所以,相比部分股东提议曾因缺乏「任何汽车或工程领域经验」遭股东弹劾的小默多克担任特斯拉新董事长,现任特斯拉汽车业务总裁 JeromeGuillen 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除非,SEC 和董事会默许新董事长做一名傀儡。